4、铁合金行业面临的问题
(1)市场供需矛盾突出。2001年全国铁合金生产能力707万吨,产量达到460万吨,出口为150万吨,国内销量为280万吨,能力与产量远远超出市场需求。2002年国内铁合金市场仍是供大于求。
(2)低水平重复建设,产品结构单一。我省在炉型、区域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最终形成铁合金企业产品单一,超低碳特硅、高铬硅、低铝低钙硅铁等产品不能形成规模生产,市场销售行情较好的硅铝钡、硅钙钒、硅锰等产品却是空白。
(3)电力市场供需变化直接影响铁合金市场发展与变化。1998年以来,有关省份电力部门对本省区的高耗能企业相继实施用电优惠政策后,我省高耗能企业电价已没有突出优势。
(4)负债过高。我省的硅铁企业建设时资金大都是高息银行贷款,根据测算仅银行利息这一项财务费用每吨达200—300元,停产半停产企业欠息、欠电费情况突出。
(5)环保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国家对污染严重的行业进行限期治理,而我省大多数企业受资金的限制,无力改造。
(6)运输成本高。我省硅铁、碳化硅产品生产用的煤炭、石油焦等原料都从外省购进,加之产成品外运销售,每吨在运输费用上高出省外同类企业产品的200—300元。
二、整合的目的和原则
1、整合的目的:提高我省铁合金行业的整体优势、促进规模化发展、实现规范有序竞争、提升创新能力、加强环境保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整合的原则:以市场调节为主,宏观政策为引导,坚持企业自主选择、规模化经营的原则,坚持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坚持盘活存量资产的原则,坚持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原则。
三、铁合金整合方案
全省铁合金行业整合采取分区域、分阶段整合。以西宁、海东为重点地区,以青海山川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华电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民和冶炼总公司、青海物通集团公司为核心企业,充分利用这些企业已形成的品牌、技术、管理和市场等优势,通过租赁、承包、合资、合营、股份制等多种方式进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通过增加投入支持超低碳特硅、低铝低钙、发展硅锰、硅铝钡等新产品,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最终实现股权多元化、经营规模化、效益最大化的集约经营模式。
(一)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1、由青海民和冶炼总公司为发起人,组建青海民和铁合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海东地区铁合金企业进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