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青海省铁合金行业整合方案
青海省铁合金行业整合方案
一、我省铁合金行业状况
1、铁合金行业的形成与发展
我省铁合金行业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86—1992年,是在1986年龙羊峡水电站首台机组发电时兴起并发展起来的。由此开始,海东、西宁等地相继大上硅铁厂,建成了海东“硅铁走廊”。1992年又开始建设碳化硅项目。第二阶段,1992—1997年,由于我省工业用电负荷增长,加之西北电网电力紧张,我省对高耗能工业生产采取限电措施,致使部分铁合金企业时开时停,生产能力闲置,铁合金生产出现下滑局面。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由于全国铁合金产品供大于求,电力供需的平衡以及全国电价差价的缩小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限制,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销售价格持续下跌,造成铁合金生产经营非常困难。尽管省上连续三年采取了电价支持措施,但仍有部分企业被迫停产、破产,目前形成了山川、华电、民和冶炼、青海物通四大企业支撑的格局。
2、铁合金行业运行现状
全省原有铁合金企业67户,矿热炉总计133台,淘汰1800KVA以下矿热炉后,现有企业47户,矿热炉113台,总用电容量53万KVA,总生产能力25万吨。其中,按生产能力划分:12500KVA矿热炉3台,总容量3.75万KVA;6300KVA矿热炉11台,总容量6.93万KVA;5000KVA矿热炉56台,总容量28万KVA;3600KVA以上矿热炉43台,总容量15.5万KVA。按企业所有制划分:国有企业14户,集体企业18户,股份制企业13户,民营企业22户。
目前,全省铁合金企业总体运行情况是:生产企业占企业总数的30.95%,开炉用电容量占总容量的45.61%。
3、我省铁合金行业的比较优势
(1)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硅石资源丰富、品位较高、价格相对较低。随着黄河上游梯级电站的建成,电力供应充裕的优势会在近几年内再度出现,且全国电价区域分布,总趋势将是水电源头电价低于其它省份。
(2)铁合金生产已经经历较长时期,在品牌、技术、工艺、管理等方面形成了独特优势。“山川”牌和“快鹿”牌硅铁在国际、国内市场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技术、工艺、管理和新产品开发在国内也处于领先地位。
(3)铁合金环境治理工作也处于领先水平,山川股份公司环保治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华电公司环保治理也具有较高水平。
(4)目前,全省已淘汰了1800KVA矿热炉,现有年产25万吨生产能力。铁合金以硅系列为主,占全国硅系列产量近15%,出口占全国的20%。具有同行业整合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