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大力发展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加快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按照全区主要农产品在5年内基本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要求,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抓紧规划建设枸杞、大米、清真牛羊肉、乳制品、水产品、蔬菜、道地中药材等7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002年重点抓好无公害枸杞生产基地的规划和实施。各地都要选择一批基础较好、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按照无公害等优质农产品标准化要求进行全面改造,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出口农产品生产。加强科技研究,为制定无公害等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提供技术支撑。充分发挥农业科技队伍作用,鼓励基层农技人员做无公害优质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中介人,指导、参与生产基地的全程质量控制,或直接以技术、资金入股,领办、参办无公害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引导环境治理、退耕还林(草)、绿化造林、湿地保护等按技术规范实施操作,促进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行业按无公害、少污染的要求调整生产结构,鼓励开发、生产长效复合肥、微生物肥料、高效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制定出台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规定,控制和减轻农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鼓励和引导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特别是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力争2—3年内都能按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并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创立无公害农产品品牌。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农业标准化工作落实
推进农业标准化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紧迫任务,也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工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全新事业,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抓好具体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自治区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区农业标准化工作,研究确定全区农业标准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地、市、县(区)也要相应成立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本行政区域的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牵头,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标准化工作,协调处理有关农业标准化工作中的问题,负责制定农业标准化工作规划和计划;组织制定、修订农业标准,对农业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级农业、林业、畜牧、水利、科技、供销等部门管理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规划和计划,并对本行业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其他各有关主管部门按各自职责开展工作。
(二)抓紧研究制定农业标准化“十五”计划。各地要根据自治区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尽快编制出当地的农业标准化“十五”计划,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年组织实施。自治区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本部门、本行业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规划,对其实行项目管理,严格工作责任制,确保具体任务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