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农业厅、
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供销社关于加强
棉花产业质量管理意见的通知
(新政办发[2002]123号)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
自治区农业厅、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供销社《关于加强新疆棉花产业质量管理的意见》,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棉花质量,是我区棉花产业发展的关键。从种子、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等各环节全面加强棉花质量管理,对于提高我区棉花市场竞争力,巩固我区棉花在国内外市场的质量信誉,确保我区棉花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对本地棉花产业质量的管理,严格按照《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棉花的全程质量管理,全面提高我区棉花产业质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二年八月二十七日
关于加强新疆棉花产业质量管理的意见
(自治区农业厅、 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自治区工商局、
自治区供销社 二00二年五月二十三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更加开放的贸易、服务等方面政策的实施,经济发展环境和管理体制都将发生重大变化。与此同时,新疆棉花产业将与国际市场接轨,直接面临更加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发展棉花产业工作的侧重点也要与时俱进,科学地进行调整。为做优做强新疆棉花产业,使之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一个亮点,我们必须强化棉花的质量管理意识,从棉花产业的各个环节以及政策措施等方面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我区棉花质量,不断增强我区棉花的竞争力,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抓好新疆棉花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九五”以来,我区确定了以“一黑一白”为重点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制定了促进棉花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党政及各族人民群众多年的共同努力,棉花已成为我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种植面积已稳定在1500万亩的规模,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30%以上,占世界产量的8%,棉花产业为新疆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十五”期间,国家已将新疆确定为棉花产业带,继续实施国家优质棉基地建设项目。但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面对来自国内外的激烈竞争,农业产业结构必须进行战略性的调整。新疆棉花产业不只面临机遇,更面临严峻的挑战。当前,影响我区棉花产业竞争力主要有政策、规模、成本以及质量等因素。今后,通过价格补贴等“黄箱”政策措施来促进我区棉花产业的发展将没有太多的回旋余地;受资源、市场等因素的制约,棉花产业的规模只能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成本方面,近几年我区通过大面积推广棉花高密度综合栽培等技术,降低单位成本,取得很大成功,提高了植棉效益,但由于我区运距长,农资等物化费用居高不下,短期内通过大幅度降低成本以增强棉花的市场竞争力也不现实。当前只有在提高棉花质量方面还有较大的潜力可挖。近几年我区棉花品种存在多、乱、杂的局面,品质指标如强力、色泽等有所下降,采摘、收购过程中的异性纤维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四分”工作不到位。为此,在棉花的品种、生产、采摘、收购、加工等方面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新形势、新阶段、新体制下的必然选择,是确保我区农民增收、做优做强棉花产业的重要手段。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商管理部门、供销部门以及棉花经营企业对此要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狠抓棉花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我区棉花质量有新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