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力扶持重点技改项目。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的政策,抓好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支持;积极支持企业引进技术、资金,扩大对外合资、合作,多渠道支持重点企业发展。
(十)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加强上汽五菱、玉柴两个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的建设,提高试验水平和研发能力。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充分利用国内外专业机构的研发能力,提高产品开发水平。支持广西汽车拖拉机研究所建成为汽车零部件企业服务的研究开发中心和中国南方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试验检测中心。
附件3 加快广西机械工业结构调整升级专项措施要点
广西机械工业要围绕扶持重点企业,扩大行业优势,盘活存量资产,提升产品水平,改造淘汰落后,改革企业机制,加快结构调整,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技术进步。到“十五”期末,年产值达130亿元以上。
一、调整升级重点
培育优势企业,推动企业集团建设,加快工程机械、机床等企业的资产重组,扩大行业优势。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建筑机械、农业机械、电工电器等骨干企业技术水平,提高竞争能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调整升级措施
(一)支持柳工集团公司的发展,以柳工机械股份公司为核心,整合广西工程机械行业,重点发展G系列轮式装载机、液压挖掘机、压路机、挖掘装载机等;发挥优势,发展大型装载机、挖掘机。积极寻求与国外大型企业合资、合作,进一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实力,建成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以上,国内一流的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二)支持玉柴集团扩大小型挖掘机生产能力,争取“十五”期末达到年产小型挖掘机4000台,建成我国最大的小型挖掘机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三)支持柳州市建筑机械总厂在巩固发展现有优势产品预应力机具系列化、成套化产品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80MPa以上的高压电动泵、体外索系列产品;大力开发在高速公路、危岩及大型涵洞等工程中使用预应力锚具的锚固技术,扩大产品的应用范围并拓展相关业务;组建以专业技术为支撑的施工公司,发展大型结构件及预应力工程施工安装业务。利用OVM的品牌优势,打造国际品牌,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预应力生产企业。争取在“十五”期末达到年产千斤顶4000台、油泵2600台、锚具900万孔,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
(四)支持桂林机床工具集团公司重点开发生产以数控万能铣头为核心技术的数控滑枕系列铣床、五轴五面加工的数控龙门式铣床、并联机床和加工中心,用数控技术改造现有磨床、食品包装机械、锻压机床、高精度数显量具量仪等产品,争取“十五”期末达到年产各类机床3500台,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成为我国南方最重要的数控机床生产基地。
(五)支持南宁手扶拖拉机厂、桂林联合收割机厂发展生产甘蔗收割机、甘蔗剥叶机、节水型喷灌设备、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等新型农机产品,尽快形成规模批量生产。
(六)支持北海银河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重点发展电网自动化系统和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高低压配电设备。
(七)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扶持柳工、柳建机、桂林机床、北海银河技术中心建设,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支持广西机械研究院建成为中国新型糖机研究开发中心;支持广西农机研究院建成为中国甘蔗收获机械研究开发中心;支持广西水力机械研究所建成广西节水灌溉生产力促进中心。
(八)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实施开放战略,利用广西的区位优势,扩大产品出口,重点开发东南亚的农机、糖机、电工电器、工程建筑机械市场,支持有优势的企业“走出去”,到国外办厂。
附件4 加快广西制糖工业结构调整升级专项措施要点
充分发挥广西糖业甘蔗资源优势,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发展规模制糖和综合利用,把骨干糖厂的工艺装备提升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年产糖量稳定在全国总量的50%左右,综合利用产值比例由目前10%提高到30%以上,把广西建成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有影响力的食糖生产、贸易中心。
一、调整升级重点
鼓励利用规模优势、技术优势、资本优势、品牌优势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鼓励大型企业集团规模制糖和糖纸结合,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几大集团糖产量占全区总量的60%以上,精制糖比例占全区总产糖量的30%以上,综合利用的造纸能力达到50万吨以上;鼓励实施“两步法”制糖,一般糖厂改为生产原糖,在核心糖厂炼糖精制,改善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方式,建成全国性大型精炼基地,集团核心糖厂的日榨甘蔗能力达到1万吨水平;限制和淘汰布局密、规模小的糖厂,限制和淘汰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综合利用生产;鼓励制糖工业资本与大型商业资本结合,产区资源优势与销区市场优势结合,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联合,优势互补;建立以大集团为中心的现代物流体系,完善集团营销体系,支持食糖交易应用电子商务系统,健全和完善配送体系。
二、调整升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