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推行年薪制。2002年起,在10户企业集团正式推行经营者年薪制。同时完善相应的责任目标考核体系,由财政、劳动保障和经贸委等部门按年薪制的有关规定进行年度考核,审计部门有计划地定期进行审计,任职期满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已建立起母子公司体制的企业集团可自主确定在独资和控股子公司实行经营者年薪制。
二、加快企业技术进步
(七)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步伐。10户企业集团要抓紧制定发展规划,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技术改造,完成一批标志性的技术改造项目,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先进水平,实现产品和技术结构优化升级。三年内10户企业集团都要建立国家级或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同时要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八)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技术标准体系。政府有关部门要帮助企业积极开展采用国际标准的工作,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则,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标准体系。
(九)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集中省级财政预算内现有的各种支持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加大对10户企业集团的扶持。省技术改造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省财政技术改造贴息资金、省院省校合作、高新技术产业化、矿产资源开发、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等专项资金要优先安排10户企业集团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以及相关项目。
(十)简化技术改造项目审批程序。属省级审批范围内的项目,一律实行登记备案制。需上报国家或国家规定需审批的项目,简化程序、优先审批上报。建设、环保、安全、消防等有关部门要简化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服务意识,严禁乱收费。
(十一)加大银行信贷投入。各商业银行要认真贯彻执行省政府《关于继续加大信贷投入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指导意见》(云政办发〔2002〕44号),重点支持10户企业集团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加大信贷投入。要加快评估论 证、提高审贷速度。对符合贷款条件的,要及时安排贷款计划,优先保证贷款及时到位。
(十二)积极支持企业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10户企业集团要主动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国有资产退出或组建新的合资公司等形式,引入战略合作者,积极参与产业的国际分工,迅速立足于行业(领域)的前沿,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积极开拓“两个市场”,主动“走出去”,加快发展。对此,省级有关部门和有关地方政府要给予重点支持。
三、减轻企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