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条 旅游线路
线路设计要突出营销理念,面向不同尺度的市场、突出知名景点的带动作用,在区域、国内、国际不同尺度空间设计多重产品组合的游线,大力拓展新景点的市场空间。
入境旅游线路设计要将江苏旅游融入整个中国大旅游之中,重点建设锦绣中华之旅、古运河之旅、丝绸文化之旅、长江之旅、六大古都之旅、美食之旅、西游记之旅等。国内旅游线路设计要以城市为基础,分别设计城市内部线路和环城市旅游带,继而由南京、徐州、苏州等节点城市向外辐射形成省内游线网络。省际旅游线路要考虑将与周边省市的整合,开辟面向全国市场的旅游线路。
在地域线路基础上提炼面向旅游细分市场的主题旅游路线。要充分展示江苏特色,把江苏地方文化加以弘扬和突出,重点建设文化专题、水乡专题、园林专题、爱国主义教育专题、宗教文化专题、产业观光专题、休闲度假专题、主题公园专题、民俗文化专题、婚庆专题、修学旅游专题等线路。
第十二章 形象规划
第六十四条 形象理念的作用
针对旅游受众,培育旅游品牌;使旅游者对江苏旅游具有一个整体的、独特的、特定的印象,初步感受到在这一核心理念统摄下的更多区域的特点,从而在提升江苏旅游知名度的基础上,大大增强受众对江苏旅游的美誉度,激发旅游消费需求。针对商业受众,以达到进一步吸引客商、扩大招商规模、产生积极影响为目的。针对区域内本体受众,使其加强对本区域的归属感,激发区域人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从而大大改善江苏省旅游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第六十五条 形象定位
个性定位、依附定位和模糊定位是旅游目的地区域形象定位的三种不同策略。作为旅游市场的领导者,江苏旅游应当采取个性定位策略,即树立一个与众不同、从未有过的主题形象。规划提出“梦江苏-情与水的中国文化之乡”为核心理念,运用整合传播的手段将此理念由表面的概念换化为具象的视觉形象,立体而统一的传达给目标受众。
一级理念:“梦江苏-情与水的中国文化之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梦江苏”,以一个“梦”字统合江苏旅游的整体形象特质,“梦”有雄浑之美,“梦”有柔静之美,可给人以美好的联想。此“梦”容纳江苏南北两区的不同风采、文化,可使受众将自身所闻所见与“梦”作有机的联系,并由此可派生出二级理念。
二级理念:湖光山色 烟波佳境 梦萦水乡
烟雨楼台 甲秀天下 梦中田园
长街短巷 小橹轻摇 梦境之旅
巧秀精美 浓郁醇和 梦织云烟
汉唐神韵 吴越遗风 梦牵神州
从江苏的水、建筑、交通、物产、文化来划分,以向受众从不同角度展示江苏的特点,并以“梦”贯穿始终。
另一个方面是“情与水的中国文化之乡”。以“情”和“水”两点为切入点,将江苏旅游最具代表性的特质以直接、明了的方式展示于受众面前,以“文化”的概念将其贯穿,并派生出二级理念。
二级理念:山灵——柳烟淡淡绕远山
水秀——花雾溶溶伴水流
人杰——汉风吴韵荡回肠
城古——千年青石倚沧桑
分别从山、水、人、城四个方面向受众介绍江苏概念,山有情、水有情、城有情,这里的人更有情。
这两个方面,可分可合,灵活运用,统合起来,虚实相宜,形成江苏旅游的总体理念和形象;独立开来,有虚有实,突出从独特的角度反映江苏旅游的理念和形象特质。
第六十六条 品牌形象传播策略组合
本着宣传多样性的原则将江苏旅游整体形象立体而统一的传达至目标受众。在江苏省整体品牌形象的初建时期,采用政府渠道的宣传、媒体广告的传播、与旅行社的合作、网站的建设与网络传播的整体策略。在品牌形象维护期,主要采取主题节庆活动的传播策略。在传播渠道的选择方面以立体广告与平面广告相搭配,硬性广告与软性广告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相交叉投放的方式进行。如广告、公关活动、事件型活动、网络等渠道,以及印刷品、礼品与纪念品、多媒体为主要手段进行品牌形象传播。
第六十七条 识别系统
在理念识别基础上,以视觉、行为两大识别系统为主实现旅游统一服务形象的规划。要认真贯彻CI手册的视觉形象标准体系,在内外部的具体行为规范中落实各项从业行为标准。
第十三章 服务体系规划
第六十八条 旅游饭店
适应市场需求,在充分利用饭店存量的基础上,适度扩大饭店数量和规模;
适应市场结构变化、特别是驾车旅游的发展,调整饭店结构,鼓励汽车旅馆(Motel)、旅行住家(Travel lodge)的发展;
逐步为旅游饭店创造公平的产业竞争条件。同时,尊重市场规律,实现苏北饭店结构合理化并适当增加一些高星级饭店,在全省范围内形成饭店业合理的区域布局,促进旅游业区域协调发展。
按照国际水准,鼓励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促进集中差异化经营、集团化经营、信息化、网络化和敏捷化经营;
到2005年、2010年和2020年,江苏省旅游饭店客房分别达到7万间、11万间和25万间左右。社会饭店床位数分别达到75万张、95万张和120万张左右。 2005年基本实现旅游饭店结构合理化,四、五星级饭店占饭店总数的15%,三星级饭店占35%,二星级饭店占25%,一星级及其它旅游饭店占25%。
第六十九条 餐饮
江苏饮食文化有悠久的历史,淮扬菜系为我国四大菜系之一。餐饮开发必须充分挖掘历史悠久的地方饮食文化,加强餐饮研究,改进传统菜谱,整合淮扬菜菜品;开发特色饮食、绿色饮食,建设野生化、绿色化的原材料供给基地;研究和开发具有营销力的食品包装和先进的储运手段;规范旅游餐饮市场管理。把餐饮活动作为推进旅游发展的重要措施和独特吸引物,在省内动态推出以优秀菜品、餐馆、厨师等为核心的产品系列。
第七十条 旅行社
扩大总体规模,做大、做强旅行社业。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兴办旅行社,积极发展民营、个体旅行社,加快旅行社股份制改造。积极贯彻扩大对外开放,鼓励竞争与合作,规范旅游市场、打破地区封锁,进一步开放市场,建立开放性、一体化、有活力的旅行社体系,扶持欠发达地区旅行社发展,扶持、组建几个大型旅行社集团;加强政府部门对旅行社行业的监督管理;
实行旅行社信息化战略;建立完善的导游管理体制,加强对导游人员的管理。
第七十一条 旅游娱乐
正确认识差距和潜力,因应建设旅游强省和文化大省战略,必须把娱乐业作为江苏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遵循参与性、时尚性、大众性、多样性的建设原则,要充分体现江苏省水乡泽国、娱乐文化历史底蕴深厚的特点,重点建设旅游饭店的娱乐设施、旅游度假区的娱乐设施、旅游城市的社会娱乐设施和主题公园等四种类型的休闲娱乐设施。
进一步开放娱乐市场,规范和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进一步加强文化娱乐活动的商业化运作,打造江苏娱乐旅游的品牌;鼓励旅游部门、文化部门、宣传部门的合作,加强娱乐业管理部门的协调行动,编排特色化文娱表演节目系列。
第七十二条 旅游信息服务
适应江苏旅游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要求,把旅游信息服务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按照商起点、高质量、高效率的标准,加快旅游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全省及旅游城市、旅游景区通讯设施、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在主要旅游城市、主要旅游集散地和居民主要出入场所,建立旅游信息中心,形成便利的旅游信息资料免费放发点;鼓励和扶植旅游产品生产、流通、消费与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促进敏捷化的旅游企业发展。
第七十三条 旅游区(点)
进一步改变旅游区(点)“重生产、轻市场”的倾向,逐步推进景区发展由传统的产品导向模式向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营销导向模式的转变;从员工就是旅游区(点)的一部分的战略高度,充分重视员工的作用,完善和提升员工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和行为;按照国家旅游区(点)质量等级标准,分类分级完善景区服务设施;加强引导标识系统、宣传讲解系统、旅游环境系统等各种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第七十四条 人力资源
要突破以前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改变人力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不协调的现象,逐步增大人力资本投资的比重,将人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实施大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旅游主体(旅游者)潜能开拓战略、不拘一格选拔引进和培训人才战略、创新激励战略、旅游服务精细化战略。
根据江苏省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求逐渐建立起一支精通外语,了解国际旅游市场需求,深谙国际旅游业运作与管理规则的工商管理人才队伍;在旅游业从业人员中基本普及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基础知识;促进旅游从业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了解江苏的历史与文化。培养一些稀缺的专业人才。
根据预测结果,2005、2010、2020年人力资源总需求分别为10万人、17万人和38万人左右,对经理级人才的需求分别为4千人、7千人和1万5千人左右,对主管级人才的需求分别为1万人、2万人、4万人左右,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分别为9千人、1万4千人、3万2千人左右,对熟练工的需求分别为6万人、10万人和22万人左右,对半熟练工的需求分别为2万人、3万人和 7万人左右。
第十四章 购物规划
第七十五条 战略定位
江苏省旅游购物在全国各省市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其中苏州、南京等城市的旅游购物环境已经比较成熟,但与世界旅游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尚大。应当引起充分重视、发挥既有优势,把旅游购物作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第七十六条 发展方向
借鉴旅游购物发展的国际经验,考虑旅游购物的省情,江苏省旅游购物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政府引导,打造旅游购物知名品牌;开发特色化、系列化、多档次的现代旅游商品;作好调研,鼓励创新,利用全国的旅游商品资源;旅游商品店连锁经营;市内建设旅游商品免税店;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旅游商品价格诚信度;提倡旅游购物的零缺陷服务;旅游购物信息化;建立旅游定点购物网络;游购娱相结合。
第七十七条 购物与分销场所布局
除专门购物旅游区之外,购物网点布局不宜过分集中,规模较大的购物中心要与城区规划、旅游产品的规划衔接起来。做到点和面的协调,集中和分散的协调,质和量的协调。使市级商业中心或商务区与各区县级或居民区的商业网点协调发展;在主要旅游城市建设大型旅游购物中心,向游购娱休闲多功能购物区发展。
分销地点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旅游商品连锁店,设立专业批发市场,销售特色旅游商品,利用宾馆酒店进行旅游商品的销售、宣传导购和促销,以及建立大型的旅游商品批发市场。
积极培育特色旅游商品市场,要重点建设扬州花鸟、漆器、玉器、东海水晶、南京云锦、盛泽丝绸、如皋花木盆景、宜兴陶瓷等8大特色商品市场为江苏特色品牌。
第十五章 交通规划
第七十八条 交通运输系统基础条件
综合旅游交通运输系统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实现“敏捷旅游”的先决条件。江苏省是华东地区的重心地带,以高速公路、干线铁路、干线和支线机场以及航运枢纽为重点的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交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公路交通初步形成了以沿江两岸的高速公路和沿运河两岸高速公路为基础而构成的倒“T”字形快速交通通道,并逐步向以沿江、沿海、沿运河、沿东陇海线为基础而构成的“井”字形快速交通通道方向发展。铁路交通以陇海铁路徐连段、京沪铁路徐州—南京段和沪宁段及新长铁路、宁芜铁路及宁滁铁路为重点,构筑“工”字形铁路通道。航空运输以国家干线机场——南京禄口机场为龙头,徐州、连云港、无锡、南通、常州、苏州、盐城等地的8个机场为基础骨架。水路运输以沿海、沿江、沿运河、沿淮河航线和通扬航线为基础,构筑了“两纵、三横”主航道系统。
第七十九条 综合旅游交通发展需解决的问题
公路运输网规模总量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过江通道不足,高等级公路布局在中部北部相对较少,苏北横向交通高速公路分布较为稀疏。
结构性矛盾突出。各种旅游交通方式之间的协调配合、交通设施统筹建设以及经营管理尚未形成有机整体,具有综合功能的运输枢纽尚未形成,旅游区(点)之间以及旅游区(点)和快速交通系统的连接也不尽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