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城市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重视城市周边地区生态建设,促进城市绿化、美化,走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统一,城市发展与生态容量相协调的城镇化道路。大力加强城市供气供热、城市污水处理与垃圾处理等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小型生产企业,对城区污染企业有计划地实行搬迁;改善城市能源结构,控制扬尘、汽车尾气与噪声污染。近期城市环境保护的重点是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和张家界等城市。
3、农村环境保护: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因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产生的面源污染;在规模化、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推行畜禽粪便资源化,确保养殖废水达标排放;加强农作物秸杆的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控制污染危害;加强铁路、高速公路两侧生态绿化带的建设,避免无序开发;加快乡镇工业结构调整,促进乡镇工业向小城镇集中,配套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污染集中控制,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环境扩散。近期农村环境保护的重点是控制农药化肥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业污染。
4、工业污染防治:继续实行总量控制和环境审计制度,推行工业企业ISO9000和ISO14000认证,有效控制和大力削减排污总量;结合产业结构调整、规模优化和技术改造,大力提倡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行清洁生产,进一步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和过剩的生产能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技术,逐步改善能源结构,重点防治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为核心,大力开展综合利用,控制固体废物污染,加强危险废物管理,实行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处置,严禁境外危险废物进入我省。近期工业污染防治的重点行业是能源、冶金、化工、建材和造纸,重点区域是株洲清水塘工业区、湘潭岳塘工业区和衡阳水口山工业区。
5、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系统掌握全省矿山地质环境发育规律,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数据系统;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先评价后建设,尽可能降低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灾害发生机率;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对开发导致的土地毁损、“三废”污染以及地质灾害等问题加强预防、监测和恢复治理,对已破坏的自然生态景观进行重新塑造和修复;严格办证制度,提高矿山开发的市场准入门槛,把有无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能力作为开采的重要条件;进一步加大立法执法力度,强化监督,严厉打击乱砍乱挖、无证开采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近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重点是湘中南煤矿塌陷和地面开裂区、湘东南冶金、化工及有色金属基地以及湘西锰矿、汞矿、湘北磷矿等开采区的老矿山。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