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我省服务业发展的目标是: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要适当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到200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0%,从业人员比重提高到33.5%。
加快服务业发展,要注意做到“五个”结合:
一是与结构调整相结合。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适应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调整服务业组织结构,培育一批大型服务业企业集团,增强服务业的服务能力和竞争能力。
二是与扩大就业相结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服务业的基本出发点,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正确处理发展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公益性服务业和经营性服务业的关系,努力拓展发展领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三是与推进城市化相结合。通过大力推进城市化带动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发展服务业完善城市功能和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使城市功能由以生产为主向以服务为主转变,实现城市发展的转型和服务业的升级。
四是与深化改革相结合。把深化改革作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破除行业和地区垄断,放宽市场准入,引进竞争机制,放手发展非国有经济,为加快发展服务业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
五是与扩大开放相结合。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利机遇,按照统一部署,有步骤地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贸易在我省对外经济贸易中的比重。
三、“十五”期间我省服务业的发展重点
加快服务业发展,必须根据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切实提高竞争力。
(一)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积极推进经营业态创新与整合,转换经营机制,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营水平。大力发展以城市社区为中心、具备多项服务功能的连锁便利店,以超市、便利店为重点,积极向专业店、专卖店、货仓式大卖场等业态延伸,提高连锁企业规模化和规范化经营水平。鼓励大城市的超市等新型流通业态向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拓展。依托大型工商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的仓储、运输、分装等设施,建设功能完备的社会化、专业化商品配送中心,形成与大生产和大流通相适应的现代商品配送系统。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提高流通业的信息化水平。鼓励和引导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内外贸相互补充的综合经营。
(二)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采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按照物流枢纽城市-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布局模式,围绕三大城市圈建设三大物流区域,构筑与我省区域经济发展及综合运输体系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大力整合物流资源,推进工商企业与运输、仓储、货代、快运等企业的联合重组,扶持发展一批物流企业。依托港口、交通枢纽加快发展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物流信息贸易平台,以“会员制”等方式,把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与运输业连接起来,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依托开发区加快发展物流企业,积极开展原材料采购、分拣、储运、进出口代理等业务,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依托交易市场加快发展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运输、仓储、配送、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等服务,提高流通效率。促进大交通和大流通紧密结合、大流通和电子商务逐步融合,引导部分有条件的物流企业逐步向综合服务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过渡,尽快提升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