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条 尚未到期的抵押房地产因城市建设需要被拆迁的,抵押人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债务人可以提前清偿债务或由抵押人提供其他担保。
债务人无法提前清偿债务或抵押人不能提供其他担保的,拆迁安置取得的房地产为抵押财产。
第三十三条 已设定抵押的房地产,抵押人如需对房屋翻建、扩建或改变用途时,必须取得抵押权人的书面同意,对抵押合同的内容作相应变更,并到原登记部门办理抵押合同变更登记手续。
第三十四条 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已办理抵押登记的房地产的,应当书面通知抵押权人并书面告知受让人转让房地产已抵押的情况;抵押人未书面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书面告知受让人的,转让行为无效,由此给受让人造成的损失,由抵押人承担。
转让房地产的价款低于其担保债务的,抵押权人可以要求抵押人提供相应的担保;抵押人不提供的,不得转让抵押房地产。
第三十五条 下列房地产不得设定抵押:
(一)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转让的房地产;
(二)作为文物保护的建筑和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其它建筑物;
(三)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用于公益目的的房地产,但以用于非公益目的的房地产为自身债务设定抵押的除外;
(四)已出售给他人但尚未办理权属登记的现房;
(五)法律、法规禁止抵押的其他情形。
第四章 房地产租赁
第三十六条 房地产租赁,是指出租人基于房屋所有权将其房地产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房地产租赁包括房地产现房租赁和商品房预租。
商品房预租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或商品房预购人以预售(购)房的租赁期权让渡给预租人并收取租金的行为,包括以在建的商场、铺面、市场摊点或办公用房向社会公开招租和以在建商品住宅、公寓楼预约出租。
房屋所有权人、使用权人以联营、承包、入股等名义让渡房地产使用权的,视为房地产租赁。
第三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地产不得租赁:
(一)未依法取得房地产权属证明文件的;
(二)共有房屋未经全体共有人书面同意的;
(三)未经批准擅自改变房地产用途的;
(四)已被鉴定为危险房屋的;
(五)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
(六)权属有争议的;
(七)违法建筑;
(八)依法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未达到法律、法规规定的转让条件的;
(九)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按经批准的规划设计方案尚未竣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