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05年,基本建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有效协作、布局科学的区域物流格局;造就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经营规模大、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先进的现代物流企业。
——到2005年,我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70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6.5%,“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左右,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增强。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22.8%降低到18%左右。物流业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第三方物流业在物流业务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三、发展重点
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点内容包括:推进和完善运输网络、信息支撑网络、物流园区等三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和有效启动物流市场,引导和促进物流业在不同地区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一)完善综合物流运输网络
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综合运输能力,基本形成以公路为基础、以铁路为骨干,水运、航空、管道运输协调发展的高效便捷、有机衔接的综合运输平台。
1.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完善综合运输条件。形成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相互配合的、能够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的综合运输网络。建设完善以广州为枢纽、连接全省地级以上市的高速公路网;以广州、深圳等沿海枢纽港为龙头、层次分明、协调发展的港口体系; 以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为枢纽,深圳、汕头、珠海、湛江等机场为干线机场的民用航空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广州为枢纽、连接珠江三角洲各地级市的铁路网络;进一步改善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和广大农村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加快城市交通与国省道主干线、机场快速干线、港口集疏运通道等紧密衔接配合;加快与高速公路出口相连接的普通公路的建设和改造,提高连接铁路、机场和港口主枢纽的通道通过能力,完善运输网络布局,增强物流服务全国、连接海外的辐射能力。
2.有效整合运输资源,提高运输效率。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整合运力资源,提供无缝运输;加快装运标准建设,加快消除运输障碍,增强综合运输能力。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加快智能型交通运输的发展,重点选择高速公路的监控、收费、快速货运系统等方面试点应用,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推进现代运输系统的形成。加快对外运输通道、省内运输网络和港站主枢纽相互衔接,形成结构合理、运输质量明显提高的综合运输体系。
(二)建设物流信息支撑网络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技术支撑,推进信息化是加快物流发展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企业信息化,建立适应我省的现代物流信息综合处理平台。
1.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高性能的信息网络基础传输平台,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华南区域信息交换枢纽中心和电子商务中心建设,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认证体系、建立完善网上支付系统和物流配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