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为现代物流业带来良好机遇。我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加快服务业发展阶段,工业和贸易基础雄厚,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发达,是国际重要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基地和高技术产品加工基地。我省以服务业为重点的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正在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市场秩序不断规范,丰富的物流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二)发展现状
我省现代物流处于快速增长的起步阶段,物流基础设施具备一定规模,综合运输网络初步建成,交通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业仍居主要地位,代表现代物流组织形式的第三方物流迅速兴起。
1.物流产业稳步发展。2000年我省国内生产总值9662,23亿元,工业总产值达16904.4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71.95亿元,进出口总额达1701.06亿美元。大生产、大流通带动了物流市场发展,与物流业相关的主要行业如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和批发零售贸易业快速增长。2000年,包含以上行业的物流业增加值达1457.71亿元,占全省GDP的15.1%和第三产业的38.4%,占GDP比重比1995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九五”期间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3%,比GDP同期高3.0个百分点,物流业对经济的基础作用不断增强。
2.社会物流量不断扩大。近年来我省加快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广州为枢纽、向全省各地辐射的综合运输网络已初具规模,以公路、港口为主、铁路、航空为辅的物流运输网络基本建成,交通运输的硬件设备和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综合运输能力不断增强。2000年,全社会货运量达11.27亿吨,其中公路7.54亿吨、水运2.57亿吨、铁路0.86亿吨;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9144万吨,集装箱557.74万标箱。货物周转量为3065.72亿吨公里;广州白云机场成为我国三大门户机场之一,深圳集装箱吞吐量进入全球“十强”。
3.国内物流与国际物流齐头并进。我省市场流通活跃、对外贸易较为发达。以城市为依托的流通网络和市场体系基本建成,2000年全省商品销售总额8268.88亿元;集贸市场5622个,成交额达1917.36亿元,涌现了一批以布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代表的成交规模大、辐射强、功能较完善的批发市场。连锁商业和配送服务等新型营销方式迅速兴起,大型连锁企业总店145家,经营网点遍布全国12个省33个市及省内各市,连锁经营交易额187.67亿元,占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6%,超级市场1135个。国际物流较为发达,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不断发展。我省拥有全国最大的港口群,是全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基地和进出口集散地,有对外开放口岸51个,拥有6个枢纽港口。2000年全省口岸进出口价值1842.09亿美元,占全国的3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