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意见的通知

  (二)合理配置水资源,调整农业结构
  我省易旱区域,主要集中在大别山、大洪山、秦巴山区的东起英山,西至神农架,要因地制宜,科学调整。
  大别山区和鄂中丘陵地区,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坡耕地植果种茶栽桑播草,实行粮经结合,农牧结合;望天收的旱地,大力发展耐旱作物,推广旱旱模式;多级提水或水源严重不足的高螃田,调减油稻稻面积,推行早旱晚水,或早水晚旱模式,走节水增效的路子。
  鄂北岗地,要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实行水改旱。压缩耗水量大的水稻,发展花生、芝麻、豆杂等。在适宜区发展果树等特产作物。“三北”岗地,地多人少,降水不足,水源匮乏,要有计划地发展优质牧草,以草换肉,以草换粮。
  鄂西山区,要稳定水稻、玉米生产,发展红薯、土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价值经济作物。
  适宜我省种植的耐旱作物、果树品种众多,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予以选择。夏秋季耐旱能力强、产量高、价值高的作物有粟谷、高粱、红薯、花生、芝麻、西瓜、大葱,果树有板栗、枣、银杏、石榴、柿等;耐旱能力中等的作物有玉米、小麦、大麦、棉花、红麻、蓖麻、向日葵、大蒜、胡萝卜,果树有柑桔、梨、桃、李、杏、樱桃;耐旱能力强的优质牧草有紫花苜蓿、皇竹草、苇状羊茅和一年生的黑麦草、墨西哥饲用玉米等。
  (三)实施“沃土工程”,建设高效“土壤水库”
  一是深耕增墒。增厚耕层,打破犁底层,促使水分下渗,增加土壤的蓄水量。以鄂北岗地为重点,实施机械深耕增墒800万亩以上。二是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改土保墒。坚持积造农家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和发展商品生物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形成团粒结构,增强抗旱保墒能力。三是全面实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以肥调墒。通过平衡土壤养分,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充分用墒;深施化肥,引导根系下扎,利用深层水分;“稳氮增钾”,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
  (四)大力推广抗旱节水技术,提高旱作节水农业的科技含量
  为促进旱作节水农业快速发展,各地要大力推广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抗旱节水适用技术。一是地膜覆盖增温保墒技术。稳定地膜玉米、地膜棉,扩大地膜花生、地膜土豆、地膜水稻、地膜莲藕、地膜菜、地膜瓜。二是秸杆覆盖增肥保墒技术。三是节水灌溉设施农业技术。四是旱作节水高效种植模式。五是保水抗旱化学制剂应用技术。
  四、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保障体系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