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视工业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
要充分利用继续教育机制活、形式多、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为企业的技术改造,先进设备的引进、运用及科技创新等提供继续教育眼务。尤其要围绕我市“十五”期间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和现代医药三大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展以追踪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加快新设备与新技术的引进吸收、消化和创新能力为内容的继续教育。要关心民营企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要引导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重视继续教育,提高民营企业继续教育的覆盖面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受训率。
(四)加快紧缺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要求,积极与国内外有关高校和培训机构合作,加大紧缺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特别是当前急需的信息、金融、外贸、法律、生物等高新技术方面的专门人才和各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结合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重点抓好现代物流、商贸、旅游、社区服务等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为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实施培养万名国际经贸人才计划。各地、各部门要根据本地、本部门实际,抓紧制订培养计划,积极做好选送和实施培养工作。
(五)推进教师和卫技人员继续教育
要深入开展教育、卫生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要以实施“名师工程”为龙头、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教师全员培训为基础、创新培训模式为突破口、提高教师全面素质为根本目的,加快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要深入开展卫技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工作.逐步完善终身医学教育体系和制度,使我市医学卫生事业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六)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公共课和专业课培训
“十五”期间。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进行本专业知识的培训外,还要注重对WTO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外语和信息技术应用等基本技能培训。为此,在2002—2005年,将开设WTO基本知识、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开发、计算机应用技术、外语(英语300句、英语口译)等继续教育公共课目,各业务主管部门、各单位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公共课采用社会化培训、统一考试考核的办法,培训课时和考核结果记入继续教育证书。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主管部门也要根据本部门经济、科技发展和专业特性,结合专业技术人员自身需要,认真制定专业课培训方案并组织实施。
(七)继续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文化学历教育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