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条 对受本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处罚或处理的被审计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及其他有关人员,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建议集体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村民)会议或者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村民)代表大会作出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违反减轻农民负担法规、规章规定,增加农民负担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纠正;情节严重的,建议有关部门或者行政监察部门对直接责任人和主管人员给予行政或者纪律处分。
第三十条 被审计单位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理、处罚决定等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作出决定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第三十一条 农村审计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给予行政处分:
(一)依照本办法规定应当回避,因故意隐瞒事实而没有回避的;
(二)违反规定,泄露被审计单位商业秘密等有关秘密事项的;
(三)对被审计单位违法行为应当予以制止而没有制止,造成集体经济组织财产损失的;
(四)因审计监督不力,导致农村集体经济财务混乱,后果严重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
前款第(二)、(三)、(四)项情形,情节严重的,由行政监察机关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企业:是指集体资本占企业资本总额50%以上的企业,以及集体资本占企业总资本的比例不足50%,但集体资产投资者实质上拥有控制权的企业。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单位:是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出资兴办的学校、养老院、农业技术服务站等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服务的公益性单位。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对乡镇统筹费、农村义务工,劳动积累工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的规定,不适用于农村税费改革完成的地区。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