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强对传染病流行及饮食卫生的监督管理,建立传染病流行及食物中毒报告制度和处理机制,学校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及食物中毒事件,应及时、逐级上报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切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四、积极推广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要从关系学生健康成长的高度认识学生营养与健康工作的重要性,积极稳妥地制定有关政策和推广方案,组织好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招标等工作,切实做好学生饮食卫生安全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责,积极配合,加强学生营养奶的管理和指导。有条件的地方,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积极开展学生营养餐、豆奶及营养奶工作试点,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再行推广与普及。
五、努力抓好学生体育教育。要重视体育教学、体育竞赛制度改革,使其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改变学校体育活动少数学生参与的局面。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按照新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大纲开展多样化的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实行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体育制度,研究新的考试内容、方法和评价手段,使其科学反映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引导中小学校重视体育课教学,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六、进一步搞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针对当前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在体育教学和考试中增加耐力项目及有利于改善肺功能的教学内容,全面增强学生体质。中小学校要确保每周0.5课时的健康教育课,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等学校要开设健康教育讲座或选修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要实行校长负责制,支持体育教师、健康教育教师和卫生保健人员的工作,在职务晋升、评选先进以及福利待遇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要严格执行体育教师服装待遇和卫生保健人员岗位津贴发放制度。学校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考核、评定工作,在省职称改革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各地、各部门要从当地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要意义,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关心青少年儿童健康,重视和支持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提高全省学生体育卫生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