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十五”计划的通知(2)

  2003至2004年:依法查处进口商品违反国家强制性认证制度规定的行为;加大对强制性认证产品的市场监督和检查工作力度;对出入境检验检疫实验室资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对进出口食品、化妆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卫生注册登记及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对出口企业生产“定牌加工”产品中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步查处假冒伪劣进出口食品、假冒进口化妆品、进口旧机电、进口旧服装、非法入境动植物及其产品。
  2005年:在认真总结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好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当年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突出宣传效果,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质检法律意识。继续深入开展整规专项活动,巩固扩大整规成果。
  (二十五)整顿交通运输秩序
  1.目标任务:整顿交通秩序,使道路、水路客货运输秩序基本好转,经营环境有较大改善,政府对市场监管能力明显增强,行业整体形象明显改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促进道路、水路客货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危险化学物品的运输管理,促进道路化学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确保道路化学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有序。
  2.工作重点:
  (1)整顿和规范道路客货运输秩序的重点是:重点打击无证照经营和严重侵害旅客、货主利益的非法活动;继续清理挂靠、外挂车辆,对私自转卖客货运输线路经营权的企业和个人收回其经营权;打破地方保护和地区封锁,建立统一的道路运输市场,严厉打击为争夺客源、货源不正常经营活动的行为;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积极推行客运线路服务质量招投标;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完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
  (2)整顿和规范道路化学危险货物运输重点是:继续做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资格审查,对不符合《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要求的企业,经整改后仍达不到经营资质条件,要依法坚决取消其经营资格;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达到一级车辆技术状况;所有的道路危货运输从业人员均应持证上岗。
  (3)整顿和规范水路运输秩序的重点是:整顿和规范国际海运运输市场;全面开展对所有普通货船运输经营资质的规范和整顿工作;开展国际集装箱内支线班轮运输市场的清理整顿工作;对省内旅游船运输和高速船运输市场进行清理整顿。整顿具有可能发生群死群伤、造成重大损失和存在严重污染隐患的运输船舶。主要是对客船、客滚船及涉外旅游船、高速客船和危险品运输船舶,要加强经营者、船舶资质管理,清理挂靠经营船舶,实行强制报废制度,对“四客一危”船舶的船员,进行实际操作和安全知识检查。继续整顿事故多发的乡镇船舶。按照国务院关于乡镇船舶安全管理由地方政府(三长责任制:即县长、乡镇长、村长)负责的规定,加大行业管理和监督力度,督促县乡政府真正落实乡镇船舶安全管理责任制,扭转乡镇船舶事故多发的局面。
  3.分年度工作安排:
  2002年:在去年取得阶段性成果基础上,继续严厉打击无证无照非法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黑车”、“黑户”,重点打击地方社会黑势力欺行霸市,垄断客货运输经营权,争抢货源,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拉客、宰客、甩客、卖客”,倒卖货源,价格欺诈、高价宰客,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维修汽车及维修质量低劣等严重损害旅客、货主、车主合法权益的违章违法经营行为。继续治理车站、车辆、维修企业环境“脏、乱、差”现象。继续查处道路运输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企业对驾驶员监督管理不力、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不落实、车辆老旧、失保失修,驾驶员疲劳驾车等各种事故隐患。继续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实施质量招标,推行“阳光工程”。进一步强化道路化学危险货物运输管理,防止重大、特大事故发生。
  2003年:巩固上年清理整顿工作基础上,继续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建立完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严把资质关。继续对剧毒、放射性及易燃易爆化学危险货物的运输和仓储安全管理,严格审核经营业户经营资质、运输车辆技术条件、操作人员从业资格,规范化学危险货物准运证发放程序并严格控制总量,进一步落实装卸、仓储、运输各环节的责任和监督检查措施。
  2004年:巩固和加强道路客货运输市场秩序的监管,建立长效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道路化学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确保道路化学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有序。
  2005年:继续加强运输市场全方面管理,通过“十五”期间的努力,基本实现交通运输市场依法管理和规范有序的目标。
  (二十六)整顿劳动力市场
  1.目标任务:完善劳动力市场管理法律、法规制度,建立起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管理、服务制度和业务规范,进一步发展和健全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主导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职业介绍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规范职业介绍和用人招聘行为,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职业中介活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形成良好的劳动力市场秩序。
  2.工作重点:建立统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职。业介绍工作的具体服务标准,统一服务流程,明确各项服务的质量要求,建立检查监督制度,保证服务质量;发展各种类型的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进一步发展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发展和规范各类民办职业中介机构,严格职业介绍机构的资格认定和日常管理,加强从业者业务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打击非法职业中介活动,加强职业介绍收费的监督管理,严厉查处职业介绍的欺诈行为,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维护求职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健全劳动力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形成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专查,有关部门相配合的、齐抓共管的劳动力市场管理、监督工作机制;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县(市、区)以上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形成省、市、县(市、区)上下联通,并向街道(社区)、乡镇和用人单位、职业培训机构延伸的覆盖全省城乡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
  3.分年度工作安排:
  2002—2003年:提请省人大修改《福建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完善劳动力市场管理法规,建立具体和完善的职业介绍服务规程,全面实行职业介绍资格认定和持证上岗制度。各级劳动力市场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人员和职业介绍计算机前台操作人员,以及各类职业介绍机构的其他工作人员普遍接受一次以上业务培训,强化日常管理,建立社会监督机制,使劳动力市场秩序有根本好转。
  2004—2005年:建立覆盖全省城乡的劳动力市场服务网络和劳动力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工作人员和民办职业介绍机构的工作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后持证上岗率分别达到95%和80%以上。职业介绍成为社会信得过的服务行业,良好的劳动力市场秩序基本形成。
  (二十七)整顿地图市场秩序
  1.目标任务:通过全省范围内的整顿和规范,基本杜绝地图市场上带有政治性问题的地图产品;有效遏制各种违法、违规生产经营销售地图产品的行为;基本建立起对加工贸易、引进和出口中涉及地图图形产品的审批、备案制度;进一步健全我省地图产品管理的法规和规章,使地图市场秩序得到明显好转;在公共场所中展示的各种地图图形内容表示符合国家规定要求;全省公民的国家版图意识普遍提高;加强各级政府对地图市场的执法力度,促进我省地图产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走上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进一步健全完善测绘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重要地理信息审核发布的管理,建立测绘产品的价格机制,形成开放统一的测绘市场。
  2.工作重点:严肃查处非法生产经营地图产品的行为,对市场上销售的无编制单位、无出版单位、无地图审图号的地图产品依法给予没收和处罚,对非法经营地图产品的交易市场,要坚决予以取缔;严厉查处存在政治性问题地图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对带有损害国家主权、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地图产品,坚决予以销毁;加大对进出口地图产品的监管力度,对进出口中逃避海关监管的地图产品,一律给予没收,严肃查处;加强地图市场的监管,主要是加强对地图编制、加工、印刷、出版、复印、销售、展示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加强国家版图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列入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计划;查处在测绘项目承包和发包中,规避招投标等违法行为;理顺测绘管理体制,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垄断,建立开放统一测绘市场;查处违规使用密级测绘成果,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3.分年度工作安排:
  2002年:整顿和规范地图市场秩序的工作重点是严厉查处带有政治性问题的地图产品,整顿和规范地图市场的经营销售秩序。从2002年1月至10月,进行联合执法检查。各设区市组织对整顿和规范本地区地图市场秩序工作进行检查,在此基础上,省有关部门联合对我省的地图市场情况进行检查。在整顿和规范地图市场秩序的工作中,各地要抓住违法、违规的典型事件和案例,在新闻媒体上进行曝光报道,以达到以点带面的宣传效果。各设区市将本地区整顿和规范地图市场秩序工作的情况报省。各地整顿和规范地图市场秩序宣传工作要与“《测绘法》宣传日”结合起来,举办整顿和规范地图市场秩序成果的展览会;有针对性地开展地图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完善地图市场管理法规、规章等制度。2002年10月至12月底,阶段检查验收。各设区市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各部门将有关统计报表和总结报省整顿和规范地图市场秩序工作办公室。
  2003年:重点是整顿和规范地图产品编制、印刷、出版行为,打击有关单位或个人侵权盗版、制贩非法编制、印刷、出版地图产品等违法活动,进一步完善地图产品管理的登记和送审备案制度,加强内部使用地图、密级地图测绘成果的印刷、提供、使用的管理。
  2004年:重点查处测绘项目承包和发包中规避招标和招投标活动中弄虚作假、转包、违法分包和无《测绘资格证书》、越级承包测绘项目以及不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地图产品和地理信息数据的行为,加强对测绘项目的质量监管,严厉查处在房产测绘、地籍测绘中生产质量低劣的测绘产品的不法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