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绿化配置合理,乔、灌、花、草搭配符合《
上海市新建住宅环境绿化建设导则》要求;充分考虑老人、儿童休憩和活动的设施,建立良好的居住环境;环境设计具有地区人文特色,考虑文化景观功能要求。
3、交通组织(7分)
要求:小区主次入门选择得当,交通流线组织便捷,满足居民出入方便;道路分级明确,主次分明;小区内停车位平均达到0.5个/户以上。
4、公共服务设施(4分)
要求:公建服务设施配置和布局方便居民使用,市政设施配套齐全、合理、经济,各管线综合平衡,互不干扰;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应符合环保的要求。
(二)住宅建筑设计和施工(40分)
1、平面布局(13分)
要求:住宅平面布置紧凑有序,各居住空间分配尺度合理,符合人的生活行为规律;平面功能分区明确,做到洁污、动静分离;充分利用空间,合理设置储藏设施,满足多种储藏功能的要求。
2、立面造型(7分)
要求;造型、色彩和谐有特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建筑外貌美观、富有个性、体现时代的文化品位,具有一定的文化观赏功能。
3、物理性能(3分)
要求:卧室、起居室、厨房直接采光;每套住宅有良好的穿堂风,通风路线流畅,卫生间的通风措施效果显著;隔音效果好。
4、安全性(7分)
要求:结构设计合理,充分考虑抗震措施、经济安全、施工方便。
5、建筑施工(10分)
要求:建立健全的施工保证体系,推行科学的管理办法,无功能性质量问题。
(三)技术配置和“四新”技术应用(30分)
1、能源应用(14分)
要求:以节能、环保为基本原则,建筑体系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对常规能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积极采用清洁新能源。
2、水资源利用(7分)
以节约用水为基本原则,积极采用节水型器具,充分利用生活废水、雨水资源,有条件的提倡采用中水回用技术;努力改善居民的生活饮用水质量,积极采用分质供水等措施。
3、废弃物处置(4分)
以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基本原则,做到垃圾分类收集,有机垃圾部分进行生化处理。
4、智能化和信息化(3分)
积极采用“上海市智能住宅小区功能配置试点大纲”可选配置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小区各类信息化服务,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