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房地产业
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改善房屋供应结构,规范房地产一级市场,激活二、三级市场,加快房地产业发展。(1)大力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积极落实住房货币补贴和“新人”补充住房公积金政策,提高职工购房支付能力。(2)改善住宅供应结构。继续搞好重点地区的危陋房屋改造,开发建设经济适用房,合理发展高档商品房,形成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建设一批标志性的现代化大型公建和写字楼。提高住宅科技含量,积极建设发展健康住宅和绿色环保住宅。(3)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立以土地使用权出让为主的土地供应体制,实行土地公开招标、拍卖,通过市场机制优化土地资源配置。(4)培育和发展房地产二、三级市场。加强房地产有形市场建设,规范和简化市场操作程序,促进房屋在二、三级市场的交易。(5)规范发展房地产中介服务体系。培育一批信誉好、执业水平高的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6)加快村镇住宅建设。
3.旅游业
坚持滨海都市旅游的发展方向,实施大都市、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战略,形成以海河为轴线,以中心城区为主体,以滨海和蓟县为两翼,带动各区县旅游业全面发展的总体格局。(1)积极开发、整合旅游资源。以“一线五区”(海河水上观光游览线;市中心综合旅游区、蓟县山野名胜旅游区、滨海观光度假娱乐旅游区、东丽湖温泉旅游度假区、杨柳青民俗生态旅游区)为重点,加快旅游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形成若干特色鲜明、吸引力强、具有较大影响的旅游景区。建设鼓楼民俗文化旅游步行街、杨柳青古镇风情街、主题公园、北洋舰船游乐港、海河意式风情区、旅游超市等大型旅游项目。(2)发展多元化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充分发挥天津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突出天津近代缩影、渤海明珠、奥运城市的形象,开发历史遗迹游、民俗游、异国风情游和名馆、名街、名宅等特色旅游,打造天津旅游知名品牌和精品路线。(3)借助毗邻北京的优势,以奥运旅游为主题,积极推进京津协作,营造京津旅游黄金走廊和京津冀旅游圈,开发旅游资源,延伸旅游路线。 (4)大力发展国际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大旅游公司来津开办旅行社,扶持国内旅行社进入国际旅游市场。
4.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服务业
以提高全民素质和文化品位为中心,在积极发展面向全社会的基本公共服务基础上,推进各种非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化进程。(1)文化产业。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艺演出、文化娱乐等行业为重点,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化经营,组建若干大型集团。建设天津博物馆、天津广播电视中心二期工程等一批现代化基础设施项目。优化文化娱乐业结构,大力开发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大众娱乐项目和经营活动。(2)教育产业。以适应教育市场的供求变化、满足人们对教育服务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在加强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加快教育产业发展。提高优质教育的普及程度,建设示范性的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支持规范的中、高等民办教育发展。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提高培养层次。积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建设大学生公寓和相关的社会化服务设施。拓宽高校和中等教育跨省市招生渠道,鼓励本地学校到境外、市外办学,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增强我市教育的对外辐射能力。(3)卫生产业。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培育和开拓医疗卫生市场及相关产业。支持社会和个人投资兴办医疗机构,鼓励中外合资合作兴办医疗机构,逐步放开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服务价格。(4)体育产业。大力培育和开拓体育市场,加速体育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进程。加快建设体育市场的框架体系,开发体育竞赛表演市场,鼓励社会各界承办水平高、影响大的国内外商业性大赛。发展体育产业和体育服装器材、体育彩票等相关产业,加快为奥运配套的体育设施项目建设。积极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业,引导群众的体育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