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按照市场需求,调整服务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在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着重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不断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重点行业和企业。
4.通过扩大开放促进服务业发展。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扩大开放服务领域,大力引进国外资本和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提高我市服务业整体水平。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全国各地各种经济成份企业进入我市服务领域。
5.充分发挥服务业在增加劳动就业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6.以改善生活环境和提高文化品位为重点,积极发展满足不同层次物质文化需要的服务业,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产品。
7.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与推进城市化结合起来。通过推进城市化特别是小城镇建设,为服务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发展目标
到2010年,在我市逐步建立起比较发达完善的市场体系、城市功能体系、服务业产业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把天津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性现代物流中心,聚集与辐射功能强大的国际性商贸流通中心,信用体系完善、开放程度高的北方金融中心,面向全国的信息服务中心。
今后五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服务业增加值平均每年增长15%,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3%,服务业从业人员平均每年增长4%。
(三)发展重点
积极发展四个主导行业,培育四个新兴行业,建设一条服务型经济带,构建八个服务功能区。
四个主导行业为:现代物流业、商贸会展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
四个新兴行业为:信息服务业、旅游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
一条服务型经济带为:海河两岸服务型经济带。
八个功能区为:以港口、保税区为主体的国际现代物流区;以和平路、滨江道为主体的中心商业区;以小白楼地区为起步区的中心商务区;以友谊路、解放南路为主体的国际经贸展示区;以八里台地区为主体的文化教育中心区;以体育中心为主体的体育健身服务区;以鞍山西道、白堤路为主体的科技信息服务区;以蓟县、塘沽为重点的生态旅游区和海滨休闲度假区。同时积极发展一批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服务功能区。
三、主要行业发展方向
(一)以提升中心城市功能为方向,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及交通、商贸会展、金融保险、公共设施服务业
1.现代物流及交通业
依托我市区位、交通和信息等优势,以建成国际性现代物流中心为目标,高起点、跨越式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应用系统,积极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引进和采用先进的物流组织、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物流产业群。(1)加强物流通道建设。改造完善港口、机场、铁路、地铁、轻轨、公路等基础设施,形成以港口为中心、海陆空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的现代立体交通构架,为现代物流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加快现代物流信息应用系统建设。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发展现代物流网络,完善现代物流手段,实现货物受托、通关、配载、配送、查询、管理的全程信息化服务。(3)完善国际国内多式联运。推进港口与公路、铁路、航空、海运之间的联合协作。巩固和发展天津作为北方航空货运中心的优势,努力建成东北亚航空储运和分拣分拨中心。(4)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业的市场需求。引进和采用先进的现代物流技术,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剥离企业各种低效能的附属功能,降低流通成本,推进物流组织社会化。以准时制生产为核心,供应链为方向,计算机集成管理为手段,发展工业物流;以连锁配送为主要形式,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改造批发企业,发展商业物流。(5)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和发展一批有竞争力的名牌现代物流企业。引进国际知名的物流集团,加快与国际物流全面接轨。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业,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优势。(6)筹划建设不同功能的物流基地。建设和完善天津港散货物流中心、天津港集装箱物流中心、滨海机场国际物流区、开发区工业物流园区、保税区国际物流配送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