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十五”计划的通知(1)

  (2)工作重点:农资打假要以“农资——让农民放心”为主题,围绕七种农资产品和查处五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
  七类重点农资产品是:假冒伪劣种子(包括种畜禽、水产种苗、热作种苗、牧草种子)、化肥(主要是复混肥)、农药(包括鼠药、卫生杀虫剂等)、兽药(包括药物饲料添加剂)、饲料(包括鱼粉)、农机及零配件和渔机渔具。
  五种违法违规行为是:未取得或冒用他人产品登记证或冒用本厂其它品种登记证(或推广许可证)、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审定证书、质量合格证而违法进行农资生产、销售的行为;无产品标识或产品标识不全或产品标识上存在严重误导农民消费内容的行为;生产经营劣质和失效变质农资产品,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的行为;假冒他人产品名称、包装、装潢、伪造和冒用他人厂名、厂址、质量标志、涂改伪造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地址、有效期限的行为;利用广告或其它手段对产品质量、服务、功效、适用范围等做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我省的重点区域:农作物种子为福州市台江区、建瓯市;农药为永春市、福安市;化肥为沙县、龙岩市新罗区;兽药为漳州市芗城区、龙岩市新罗区;农机及零配件为厦门市同安区。
  (3)分年度工作安排:2002年确定以种子为执法重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制定实施方案,组织人员对种子市场开展大规模的专项检查,重点整治无证经营、生产与制售假冒伪劣种子、标签严重不合规范的问题,并从过去的单纯杂交水稻种子执法向蔬菜、食用菌、茶果、花卉等农作物种子执法并重转变,杜绝我省种子恶性案件的发生。对福州市台江区、建瓯市的种子市场进行经常性的严密稽查,力争用一年时间彻底消灭我省农资违法“重灾区”。同时加强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企业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使用对人体、动物有害的原料或添加剂的违法行为。依据新修改的《农药管理条例》拟定2003年为农药执法年。依据修改后的《兽药管理条例》拟定2004年为兽药及生物制品专项整治年。2005年拟为肥料整规年。
  4.药品打假专项斗争
  (1)目标任务:开展药品打假专项斗争,使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基本遏制;已被关闭的非法药品集贸市场达到真正取缔,无证和超范围经营药品的违法行为受到严厉打击,药品市场得到进一步的规范;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药品、医疗器械质量有明显提高,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有保证;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得到提高,能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敢于与各种违法行为作斗争;人民群众能使用放心的药品,举报药品质量问题的案件数明显下降。
  (2)工作重点:严厉打击假冒片仔癀、新癀片、风油精、痛血康等我省名优产品违法犯罪活动;严肃查处兽用药用作人用药、过期失效药品、将过期失效药品改换批号的药品、非药品冒充药品等制售假劣药品及生产、经营、使用无注册证的一次性输液器 (针)、输血器、注射器等违法行为;加强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严密防范已被关闭的福州市杨桥路、福安罗江、长汀县闽赣商业城等非法药品集贸市场死灰复燃;严格控制与周边省份接壤的宁德市、龙岩市及历史上地下药品交易活动和制售假劣药品行为比较多的莆田县、福清市、平潭县、南安市、晋江市、龙海市等重点区域;查处医疗单位门诊部、医疗诊所变相销售药品的行为;规范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的药品、医疗器械进货渠道。
  (3)分年度工作安排:
  2002年:继续打击制售假片仔癀、假新癀片、无注册证的一次性输液器(针)、输血器、注射器违法犯罪行为;认真查处生产、经营、使用国家局和省局通报的不合格的药品、医疗器械产品的行为;开展净化节日药品市场监督大检查、大输液产品质量专项检查和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专项检查;进一步整顿和规范药品经营、使用单位药品、医疗器械的进货渠道;开展以农村为重点的基层药品市场整顿;加强药品监督抽验,把日常监督检查与突击检查、专项检查结合起来。
  2003年:集中开展对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专项打击行动;进一步开展重点产品、重点市场、重点区域整治,巩固药品市场整治成果;坚持“标本兼治”原则,一手抓严打,一手抓整治,特别要加强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监督检查工作;继续做好药品监督抽验工作,对监督抽验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坚决依法进行处理;巩固以农村为重点的基层药品市场的整规成果,建立较为完善的基层药品市场的监管体系。
  2004年:巩固药品市场整规成果,让人民群众满意用药;对制售假劣药品违法行为保持高压势态,一经发现即依法给予严厉打击;在加强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监督检查的同时,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单位监督检查;坚持做好药品监督抽验工作,加强药品技术监督工作;坚持把日常监督管理与专项监督检查、专项检查相结合,以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2005年:认真总结药品整规和打假工作经验,健全药品市场监管体系,让人民群众用上“放心药”;继续对制售假劣药品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发现一个严厉打击一个,不留后患;加大药品监督抽验力度,对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以监督检查为主,发现质量可疑药品要进行抽验,抽验不合格的要依法进行处理;认真贯彻“以监督为主,监、帮、促相结合”的药品监管方针,使我省药品监管工作顺利健康发展;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坚持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使药品整规和打假工作常抓不懈。
  5.建材打假专项斗争
  (1)目标任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水泥、建筑用钢材及特殊工程用材料的违法活动,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开展建材打假专项斗争,基本遏制制售假冒伪劣建材行为,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2)工作重点:以地条钢、水泥及特种建材为重点产品,以各地建筑专业市场为重点市场,以小水电集中的县、重点建工程工地为重点区域,加大查处力度,坚决取缔地条钢生产及无证生产建筑用带肋钢筋等。
  (3)分年度工作安排:2002年继续加大查处地条钢生产的力度,巩固已被取缔生产地条钢企业监管力度,防止死灰复燃。重点是华安、平和、福安等县市原已取缔的地条钢生产企业;适时组织执法力量对小轧钢厂进行检查;组织力量深入省重点工程项目工地进行专项检查。2003年继续打击假冒伪劣水泥,集中力量开展水泥打假专项斗争,重点查处劣质水泥和冒牌水泥的生产企业。继续到省重点工程工地进行专项检查。2004年巩固打假成果,严防反弹,并开展综合整治工作,引导生产企业开发新产品。省重点工程项目工地所用的建材均能符合要求。建材专业市场基本无销售假冒伪劣建材。2005年认真总结建材整规和打假经验,健全建材市场监督体系,继续保持对制售假冒伪劣建材违法行为打击的高压态势。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