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创新城镇经营方式。充分应用市场机制作用,做好经营城市的文章。对构成城镇空间和功能载体的土地、道路、桥梁、品牌等城市资本要善于集聚、重组和经营,从中获取收益用于城镇建设新的领域,实现滚动发展。做好国有土地的资本营造,通过建立国有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调整规划用地性质,加强城镇网络建设,调控规划实施时效,促进土地升值;通过建立土地招标拍卖的市场机制,提高土地资产的效益。盘活城镇存量资产,出让公共设施经营权、冠名权等,置换资金用于新项目建设。逐步将市政公用设施的经营管理推向市场,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效益。
(七)拓宽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广辟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采取BOT、TOT等融资方式,鼓励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向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变单一的政府投资格局。争取发行地方建设债券,支持城建投资企业股票上市,多渠道筹集资金。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从单一的公益型转为公益型和经营开发型并举,以经营开发型为主。路、桥等市政设施经营权可有偿出让,供水、燃气、公交等公用企业股权可有偿转让,污水、垃圾处理和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部分公共服务业可推进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通过市场融资建设。
附表:1、福建省城镇化水平
2、福建省“十五”期末城镇主要建设目标
附表:1 福建省城镇化水平
┌────────┬─────┬─────────┬─────────┐
│ 指 标 │ 单位 │ “九五”期末 │ “十五”期末 │
├────────┼─────┼─────────┼─────────┤
│ 城镇化水平 │ (%) │ 41.6 │ 48 │
├────────┼─────┼─────────┼─────────┤
│ 城镇人口 │ (万人) │ 1443 │ 1800 │
├────────┼─────┼─────────┼─────────┤
│ 城市数量 │ (个) │ 23 │ 28 │
└────────┴─────┴─────────┴─────────┘
附表2: 福建省“十五”期末城镇主要建设目标
┌───────────┬────┬─────┬───────────┐
│ 指标 │ 单位 │ 城市 │ 小城镇 │
│ │ │ ├─────┬─────┤
│ │ │ │ 县城 │ 建制镇 │
├───────────┼────┼─────┼─────┼─────┤
│人均住宅建筑面积 │ 平方米│ 29 │ 29 │ 29.5 │
├───────────┼────┼─────┼─────┼─────┤
│自来水普及率 │ % │ 99 │ 98 │ 85 │
├───────────┼────┼─────┼─────┼─────┤
│人均日生活用水量 │ 升 │ 270 │ 200 │ 120 │
├───────────┼────┼─────┼─────┼─────┤
│污水处理率 │ % │ 45 │ │ │
├───────────┼────┼─────┼─────┼─────┤
│人均道路面积 │ 平方米│ 13 │ 8 │ 8 │
├───────────┼────┼─────┼─────┼─────┤
│万人拥有公交车辆 │ 标台│ 12.5 │ │ │
├───────────┼────┼─────┼─────┼─────┤
│燃气普及率 │ % │ 95 │ │ │
├───────────┼────┼─────┼─────┼─────┤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 平方米│ 8 │ 5 │ 3 │
├───────────┼────┼─────┼─────┼─────┤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 │ 35 │ 28 │ 20 │
├───────────┼────┼─────┼─────┼─────┤
│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 │ % │ 9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