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委、市计委关于贯彻实施《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加快“十五”时期本市郊区农村经济发展意见的通知

  “十五”时期,本市郊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加快郊区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以上,2005年超过100亿元;郊区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7%以上;农业总产值中养殖业比重达到58%;农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农产品全面实现标准化生产,安全食品达到100%;平原地区全面实现农业节水灌溉;郊区城市化率达到45%以上;林木覆盖率达到48%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以上。
  四、“十五”时期郊区农村经济的发展重点
  (一)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龙头企业联合合作组织、合作组织带动农户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向深度发展,重点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型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和扶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二是加强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与国际标准接轨、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具有生产优势的名牌产品,加强绿色安全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绿色养殖业,推广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提高安全绿色食品上市量。三是推进种植业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的转变。重点发展优质、专用粮和制种业,大力发展蔬菜、瓜类、花卉、药材等经济作物,加快发展饲料饲草种植。四是加快发展农业高科技产业。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优势,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把郊区建设成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窗口。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培育籽种产业,重点发展蔬菜种籽种苗、果树苗木、种畜种禽等商品种业。依托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着力培育以家畜胚胎、新型肥料、生物农药、畜禽疫苗、生物制剂、农业设施装备为重点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为基地,加快引进和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建设昌平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锦绣大地农业示范园、顺义三高农业示范区。加快农业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扩大智能化专家决策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及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管理和生产管理中的示范与应用,加快发展以畜牧兽医应用软件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营养与饲料配合系统等为重点的畜牧兽医科技信息产业。促进农业技术服务的产业化,以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民营企业为依托,加快发展农业技术服务业。
  (二)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型工业和用先进技术改造升级的传统产业并举的产业结构。重点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等新兴行业,加快改造和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新型建材、轻纺服装、机电、印刷、家具、机械制造等行业。郊区工业原则上向区县工业开发区和乡镇工业小区集中。北部以昌平科技园区、延庆八达岭开发区为主,重点发展生物制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电子等产业;东部以顺义空港开发区、林河开发区、密云开发区、怀柔雁栖开发区、平谷兴谷开发区为主,重点发展通讯工程、生物工程、软件工程、汽车、电子、食品饮料、光机电一体化、环保、轻纺服装等产业;东南部以通州开发区、大兴开发区等为主,重点发展光机电一体化、机械、仪表等产业;西部以门头沟石龙开发区、房山良乡开发区为主,重点发展石化、新型建材、新医药等产业。
  (三)以培育新型服务业为重点,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郊区旅游业,建立以名胜古迹为龙头、山水景观为主体、田园风光为特色的旅游景点体系,形成吃、住、行、娱乐和购物为一体的郊区旅游产业化体系。全面发展观光农业,以郊区农业文明和农村文化为主线,以农业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及农村文化习俗为主要内容,建立一批不同类型、不同档次、不同特色的,具有观赏、品尝、体验、休闲、度假、教育等多种功能的观光农业景区、景点。围绕郊区工农业生产,积极发展中介咨询、租赁、科技服务、金融保险、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等新型服务业,重点培育郊区房地产业和社区服务业,鼓励兴办民营学校和合作办学,积极发展郊区养老、疗养产业。结合郊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小城镇建设,加强对郊区商业、饮食服务业等传统第三产业的改造升级,积极发展连锁经营、配送等新型业态,进一步规范郊区城镇集贸市场,加快物流中心建设,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