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办、教育厅、财政厅关于河南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和河南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实施办法的通知[失效]

  各省辖市、县(市、区)教育部门在省政府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具体分配所属各校教职工编制,并报同级编制部门备案;中小学按照教育部门分配的教职工编制数额,进行人员定编定岗。
  (三)登记造册,加强管理
  省辖市、县(市、区)编制部门对中小学定编后的教职工要逐人登记造册。财政部门根据编制部门核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拨经费。县(市、区)中小学教职工总体不缺编,个别学校缺编的,要优先从超编学校符合条件的人员中调整解决。县(市、区)中小学教职工总体缺编,需要补充人员时,由编制、人事、教育、财政等部门组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县(市、区)中小学教职工超编的,要制定分流计划,借鉴机构改革分流人员的做法,限期分流超编人员。对违反编制管理规定擅自调进中小学的人员,编制部门不予核准入编,教育部门不予认可,财政部门不核拨工资。
  四、时间要求
  第一阶段(7月5日至31日):宣传发动,安排部署。
  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工作会议,部署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
  第二阶段(8月1日至9月31日):组织实施,调查核定。
  县(市、区)编制、教育、财政部门按要求组织填报有关表格,提出中小学机构编制意见。省辖市编制、教育、财政部门组织力量对各县(市、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进行审核。省编制、教育、财政部门组织调查组对部分县(市、区)中小学教职工和在校生人数,特别是上划到县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人数进行重点核实。
  第三阶段(10月1日至31日):审核批准,规范管理。
  各省辖市将县(市、区)中小学编制意见汇总上报省编制部门,省编制部门会同教育、财政部门逐县审核后报省政府审定。省政府审定同意后,由省编制部门下达各省辖市、县(市、区)教职工编制。省辖市、县(市、区)教育部门在省政府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数额内,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核定所属各校的教职工编制。
  第四阶段(11月1日至30日):定编定岗,竞争上岗。
  各中小学校按照所分配的教职工编制数额和规定的人员结构比例,科学设置岗位,进行人员定编定岗、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并妥善进行人员分流工作。
  第五阶段(12月1日至31日):总结验收
  各县(市、区)政府组织编制、教育、财政部门对所辖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向省辖市和省政府写出总结报告。省辖市政府对各县(市、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总结验收。省编制、教育、财政部门对各省辖市、县(市、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重点抽查。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