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修改规划和设计方案,按现状竣工;
(三)对主体已竣工的工程进行外装修,清理施工现场,绿化、美化建设项目范围内的环境;
(四)向社会招租,由承租人装饰使用;
(五)具备条件的,经装饰后作为临时经营场所;
(六)对符合转让条件的,可转让给其他开发商续建;
(七)在规定期限内盘活停缓建工程的其他处置方式。
第六条 建筑工程属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商品房预售款实行专户储存,存款专用。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预售款的监管,防止挪作他用,保证资金用于项目建设。
第七条 商品房已经批准进行预售的,建设单位应当履行已经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续建开发商应当重新申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并按原合同约定的基本内容(交房日期除外)重新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以依法拆除:
(一)严重违反城市规划的;
(二)被鉴定为危险建筑并无改造可能的。
依法拆除后的用地,按照土地、规划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置。
第九条 市、县级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本辖区范围内的停缓建工程进行调查、分类、编号,建立项目档案,监督处置方案的实施。
第十条 新报建的房地产项目,应当使用规范的合同文本,并约定开工和竣工期限及违约责任。
第十一条 有停缓建工程的建设单位,在未恢复施工或未处置完毕前,不得进行以下活动:
(一)申请新的建设项目、办理新的建设项目手续;
(二)参与土地竞买和以其他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第十二条 本规定公布前停缓建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本规定公布后1个月内,按照本规定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分别向市或县级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处置方案,或办理恢复施工手续。
本规定公布后1个月内,建设单位(业主)不恢复施工、不申报处置方案的,按本规定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分别由市或县级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公告,指定有资质的中介机构代为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