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九)利用现代科技推动先进文化传播。公共图书馆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文化信息网络服务体系,提高资源共享水平。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整合、开发和利用现有文献信息资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方便、快捷的服务。要努力拓宽服务领域,按合理布局,在农村乡镇及城市社区建立分馆及服务点。要从提高农民的阅读水平和质量人手;逐步发展网络终端,普及网络应用知识,利用网络文化科技知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要重视残疾人群体的文化生活,省、市及有条件的县(区)图书馆要设立残疾病人阅览室。其他文化设施亦应努力创造条件为残疾人提供便捷服务。
(十)积极繁荣广场文化及社区文化。各级文化主管部门每年均应组织具有导向性、示范性、代表地区水准的大型广场文化活动;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要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及特点,积极组织一些普及性的文化活动及展览,并应成为基层文化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辅导者;要充分利用文化广场的传播力、凝聚力、影响力,抓好重大节日、纪念日及双休日的大型广场文化活动,真正做到月有主题,周有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引导社会举办和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积极发挥社区文化设施及各种专栏、板报的宣传教育作用。重视老年文化,省、市群艺馆及有条件的县(区)文化馆要创办老年大学(学校),积极开展老年文化培训;民政部门实施的“星光计划”,要将资金落实到社区老年活动设施建设上,促进社区老年活动的开展。
(十一)推进农村文化活动方式的创新。继续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基地创建工作,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特色艺术,建设地域文化。充分利用农闲、集市和民族民间传统节日,开展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努力搞好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工作,积极探索各种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本着“谁看电影谁交钱”的原则,合理解决农村电影收费问题;要充分发挥电影大篷车的作用,配合农村电影“2131”工程”的实施,力争实现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艺术表演团体、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电影公司等要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中发挥作用,把送文化下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完成,定期深入基层为群众送戏、送书、送电影、送文化科技知识;要充分发挥流动文化车、文化小分队的作用,积极探索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文化下乡新方法和新形式。送文化下乡要与扶持乡下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农村从根本上解决文化贫乏问题。
(十二)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培育和管理。各地区要根据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实际,制定文化市场发展和管理规划,逐步建立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内容丰富、健康规范的文化市场。积极引导群众的文化消费,扶持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加强对娱乐、音像、演出、网吧等文化市场的管理,特别要重视对青少年参与文化市场活动的管理;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坚决制止传播色情、暴力、愚昧迷信等内容的违法活动。各级政府要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机构和稽查队伍建设,落实人员编制、装备和经费,保证其正常开展工作。要通过各种方式的培训,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