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全区中医民族医药工作的行政管理,自治区将成立中医民族医药管理机构,各地、州、市也应从行政上加强对中医民族医药工作的领导,以便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中医民族医药的政策和工作部署。
二、明确新世纪我区中医民族医药工作的奋斗目标
新世纪我区中医民族医药工作的奋斗目标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中西医并重”方针,进一步完善医疗、医药、教育、科研相互配套的体系,大力发展和繁荣我区中医民族医药事业,全面提高中医民族医药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各族人民对中医民族医药服务的需求。总体要求是:对不同层次的中医民族医医疗机构要有不同的功能定位。自治区级中医民族医医疗机构要向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综合型中医民族医医院或医疗中心发展,发挥医、教、研的“龙头”作用;地州级中医民族医医疗机构要建设成为特色优势显著、专病专科突出、规模效益良好的综合性中医民族医医院,承上启下,带动基层中医民族医医疗机构的发展;县级中医民族医疗机构要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承担起对农村基层进行中医民族医药技术指导的任务。要进一步深化中医民族医医疗机构改革,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本建设和内涵建设。切实做好农村中医民族医药工作,推动中医民族医药服务向农牧区拓展。坚持科技创新和学术进步,充分发挥中医民族医药的优势和特色,提高中医民族医药防病治病的能力。
三、进一步深化中医民族医医疗机构的内部改革
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三项改革)的总体目标和统一部署,进一步深化中医民族医医疗机构的内部改革,是当前中医民族医药工作的重要任务。中医民族医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以病人为中心”,调整服务结构,转变服务模式,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继续开展“病人选择医生”活动,切实保障病人的选择权;开展“整体化护理”,全面提高护理水平;实行“住院费用清单制”,提高医疗收费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加强经济管理和成本核算,开源节流,实现“优质、高效、低耗”的要求。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当前中医民族医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积极探索,稳步推进。要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双向选择,择优录用,能进能出。要改革分配制度,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奖勤罚懒,打破平均主义,充分调动中医民族医药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中医民族医医疗机构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