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人才结构调整力度,着力解决人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以及产业和地区间分布不合理状况。按照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引导人才在行业、单位间合理流动,促进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人才交流,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采取兼职、技术合作、技术咨询等形式为企业和农村服务,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方式聘用专业技术人才,鼓励和引导党政机关人才到企业和农村创业。长株潭要建设成为全省高层次人才和高新技术人才的聚集中心。湘西要加快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为湘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各市州要从实际出发,下大力气留住人才,积极培养和引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
七、完善人才评价考核体系,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研究制定不同层次党政人才的素质能力标准和考核评价指标,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党政领导人才试行测评,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定期考核制度,实行届中和届末考核。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业绩考核,建立经营管理者业绩档案,鼓励经营管理人才社会评价推荐机构的设立和发展。改进专业技术人才和成果评价方法,建立健全人才评价工作体系和指标体系。深化职称制度改革,逐步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下的个人申请、社会化评价的机制。对责任重大、社会通用性强、事关公共利益的专业技术岗位实行准入控制,探索将一部分执业资格认证权和执业资格国际互认职能授予有关专业协会的途径和方法。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分配机制对人才的激励作用。按照国家政策和部署,逐步完善职级工资制,适当提高公务员工资水平。切实搞活企事业单位内部分配,逐步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允许和鼓励各类人才以专利、发明、技术、资金、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允许和鼓励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才兼职兼薪,允许和鼓励企事业单位高薪聘用拔尖人才,有条件的单位可实行协议工资制和年薪制,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实行重奖,可奖励股权、期权,也可以年内新增利润为基数按一定比例给予奖励。
八、优化人才环境,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条件
坚持正确导向,对各种所有制单位的人才和各种职业身份的人才要一视同仁,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倡创新、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我省传媒优势,及时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形成爱才、重才、容才、护才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