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全面推行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建立健全适合企业特点的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激励、监督机制,增强企业聚集人才的能力和活力,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到企业工作,通过组织推荐、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多种方式产生国有企业领导人。
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全面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选人用人公开招考制度。有条件的单位应积极实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办法,可采用直接聘任、招标聘任、推选聘任、委任等多种形式选拔任用事业单位领导人。
三、加大培养力度,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坚定不移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基础教育,发展高等教育,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形成与我省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适度超前、结构合理、各类教育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形成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格局,培养造就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切实抓好各类人才的培训。用3年左右的时间,对县以上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才进行计算机、法律、外语和WTO知识的强化培训。完善中青年骨干人才的定期进修、出国深造、岗位实践、挂职锻炼等多途径培养办法。加强与国外、境外和国内发达地区教育培训机构的联系,利用当地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培训基地,每年选派相当数量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出国出境深造或到国内发达地区培训。加强女性人才和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培养造就门类齐全的技能型实用人才和农业产业化急需的农村实用人才。
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在重点领域造就优势人才群体
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加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党政领导人才整体素质。注重从基层选拔经过实践锻炼、有工作实绩、群众公认的优秀党政干部,从高校、科研院所选拔高学历、高职称、有专业技术特长和管理经验的优秀中青年人才,从企业选拔懂经济、会管理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充实县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并在县以上党政领导班子中抓紧配备懂外语、熟悉世贸规则的优秀人才。
为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继续实施“企业百千万后备人才工程”,在各种所有制经济实体中加快培养造就一批职业化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在大中型企业领导班子中抓紧配备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向型经营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