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发展现代物流业,应牢牢把握以下原则:
1.坚持政府推动,开放拉动,市场引导,企业运作的原则。在现代物流业的推动中,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外引内联,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业的市场主体。政府的功能主要是创造好的环境,包括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制定总体发展规划,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引导服务等。
2.坚持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的原则。要按照“富规划、穷开发”的思路,有序地推进物流业发展的软硬环境建设。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着眼于现有资源的优化整合,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在软件建设方面,要注重先进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加强管理的规范化和服务的标准化。
3.坚持“不求所留、但求所流”的原则。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我市传统物流企业转型;另一方面要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大企业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业务。这既可以尽快提升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档次,也有助于增强全社会的现代物流理念,对我市传统物流业的转型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4.坚持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的原则。我市最大的资源是港口,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潜力在港口,优势在港口,这是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特色所在、希望所在。必须牢牢把握这一重点。同时,要大力培植第三方物流,注重区域物流中心的功能培育。
三、以港口为龙头,加快建设现代国际物流体系
(九)加快港口的开发开放步伐。在搞好现有集装箱码头建设的基础上,适时推进穿山半岛、大榭岛、梅山岛和象山港深水岸线的开发建设,优化港口布局,增强港口的揽货体系,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港口的开发建设要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鼓励国外著名工商实业界、金融巨头和船公司参与港口的建设、经营和管理,以提高宁波港的国际竞争力。力争在2005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00万TEU;2010年达到500万TEU。
(十)进一步完善港口功能,提高港口的运作效率。要以国内经营管理最先进的港口作为参照系,完善功能,提高效率。宁波港首先应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综合国际物流中心、商务中心、法律事务中心和后勤保障服务中心,既要在集装箱的国际中转、装卸、仓储等方面,搞好包装、加工分拨、仓储保管、货物挑选、配送等增值服务,提高港口的竞争能力;又要促使集装箱运输“升级换代”,引导船公司由单一的海上运输延伸到陆上运输的各个环节,满足货主越来越高的运输要求。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搞好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对各种信息收集、发布、EDI的信息交换、其它管理软件的开发等,提升港口的物流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