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大城市有50辆以上符合营运要求的客运车辆,在中、小城市有20辆以上符合营运要求的客运车辆;
(二)有健全的客运服务、行车安全等管理制度,有经培训合格的管理人员、驾驶员、售票员和调度员;
(三)有符合规定的停车场地和配套设施;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五条 设立城市公共客运企业,须经城市公共客运主管部门审核。城市公共客运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告知申请人;对符合本办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的,核发营运证件。
第十六条 经营者应当加强营运车辆的检查、保养和维修,保证营运车辆符合下列要求:
(一)车辆整洁、设施完好;
(二)车辆性能、尾气排放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三)在规定位置标明运价标准、线路名称、线路走向图、经营者名称和投诉电话号码;
(四)在规定位置放置车辆营运证件副本。
第十七条 经营者应当加强对驾驶员、售票员、调度员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驾驶员和售票员应当持证上岗,营运服务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自觉维护交通秩序,确保交通安全;
(二)按照核准的线路、站点、班次、时间、车辆载客限额营运;
(三)按照核准的运价标准收费;
(四)在规定的站点上下客,用普通话准确报站,或正确使用电子设备报站;
(五)维护车厢内的乘车秩序,为老、幼、病、残、孕妇及怀抱婴儿的乘客提供必要的乘车帮助;
(六)不得越线、越站营运,不得丢站、拒载、甩客,中途确因车辆故障不能继续行驶时应当向乘客作出说明,并根据乘客意愿安排改乘或者退票,已购票乘客改乘的不再购票;
(七)不得在站点滞留车辆,不得将车辆交给不具备本办法规定条件的人员营运。
调度员应当按照行车作业计划调度车辆,遇特殊情况时应当合理调度车辆。
第十八条 经营者有义务承担城市人民政府指定的抢险、救灾、紧急疏散等运送任务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五章 营运管理
第十九条 城市公共客运主管部门应当科学布局本城市公共客运线网,合理配置交通方式和运力,加强营运、票务和设施情况的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