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省农村税费改革办关于农村税费改革后农业税征收管理的意见等三个文件的通知[失效]

  注:1、辣椒限道县、宁远县、汝城县、江华县、江永县征收。
    2、槟榔芋限江永县、临武县征收。
    3、暂停征收猪皮特产税。

          关于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意见
           (省财政厅、省农村税费改革办
              二00二年四月三十日)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发[2000]7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1]5号)、《湖南省乡镇财政管理条例》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的通知》(湘发[2002]5号)的有关规定,现就我省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后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一)分税制的原则。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要求,理顺和规范县市区(以下简称县)政府与乡镇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建立与分税制财政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二)财权和事权相结合的原则。从有利于乡镇政权建设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出发,将适合于乡镇管理的收支划归乡镇,做到乡事乡办、乡财乡理、权责结合。按税种划分乡镇收入范围,将有利于乡镇征收管理的税种划归乡镇收入,农村税费改革后增加的农业税、农业特产税收入,原则上全部留给乡镇财政;按事权划分乡镇支出范围,将乡镇职能机构的支出和社会事业发展支出列入乡镇预算支出(国家和省明文规定上划的除外)。
  (三)统筹兼顾、合理分配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县乡之间的财力分配关系,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县乡两级政府的正常运转。
  二、乡镇财政收支范围的划分
  (一)收入范围:按分税制要求划归乡镇的税种的收入;县、乡镇两级共享税种的乡镇收入部分;依照规定应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划归乡镇的基金收入;纳入乡镇预算管理的其他财政性收入。
  (二)支出范围:经济建设支出;事业发展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其他支出。
  县对乡镇确定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应报市州人民政府备案。
  三、乡镇财政收支基数的核定
  (一)收入基数。以乡镇现有财源状况和近几年财政实际收入平均数为基础,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后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收入变化情况,合理确定乡镇财政收入基数。
  (二)支出基数。按照“零基预算”的办法,进行合理核定。人员和公用经费要在精简机构和人员的基础上严格按编制核定。同时,根据农村税费改革要求,将原由乡镇统筹安排的支出纳入支出基数。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