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十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3、城市交通。加强城市交通与路网交通的衔接,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建设合肥轻轨铁路,开始建立部分中心城市快速公共交通优先网络系统,提高公共交通运输能力,增强和完善城市交通的功能。
  (七)现代化运输服务
  重点是提高运输装备技术水平,充分利用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加快发展快速化、专业化、大型化的现代化综合运输服务系统和现代物流业。
  1、快速客运系统。以快速化为重点,继续大力发展城市间公路快速客运和铁路长途快速客运系统,增加机场航线和航班密度,积极发展合肥--黄山等重点航空支线运输,努力开拓特种航空运输业务。
  2、现代物流系统。大力推进公共仓储、货物配送、中介代理、运输增值服务等现代物流业发展,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加速形成辐射全省、宁汉长江沿岸和宁西铁路沿线的芜湖物流中心,使物流业成为芜湖经济的支柱之一和全省经济的增长点。
  3、集装箱运输系统。大力推进集装箱运输,增加长江国际集装箱内支线,重点发展以芜湖为枢纽的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
  4、专业化、大型化运输系统。随着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完善,加快公路货运车辆的更新换代,大力发展高技术、专业化、大型化和规模化公路货物运输系统;改进沿江港口装卸工艺和集疏运方式,重点发展煤炭、矿石、水泥、矿建材料等大宗散货运输系统。
  5、物流信息系统。为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按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逐步建立连接海关、检验检疫、港口、运输公司、外贸、工商企业、银行、交易市场等相关单位的芜湖现代物流中心公共电子信息平台,进行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初期建立外贸及集装箱多式联运、大宗货物和典型市场的公共电子信息平台。
  全省“十五”交通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规模800亿元,“十五”期间投资568亿-618亿元(不合管道运输项目投资)。其中:铁路74亿元,公路450亿-500亿元,航道、港口15亿元,民航7亿元,枢纽及物流22亿元。
  四、“十五”综合交通发展主要政策和措施
  交通运输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需要在政策上予以支持,以保证其得到应有的发展。
  (一)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交通运输业管理体制
  1、“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政企分开”是交通运输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建立交通运输市场机制的基础。“十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实行铁路、民航、港口的“政企分开”。其中,铁路把具有自然垄断性的国家铁路网设施管理与具有竞争性的铁路客货运输经营分开,即实行“网运分离”,组建国家铁路网公司及若干个客、货运公司,进行分类管理。国家铁路主管部门的职能转向宏观管理和行业管理,不再干预铁路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民航机场将交由地方政府管理,机场资产及债务也移交地方,机场和航空公司均成为独立经营实体;交通部与地方双重领导的安徽沿江五大港口将全部移交地方政府,并按“一城一港一政”的原则设置港口行政管理机构,港口企业成为独立的经营实体。机场、港口交地方管理后,地方政府将严格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仅对其进行宏观和行业管理,不干涉其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省内交通运输系统的“政企分开”,重点是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转变职能,退出直接参与公路和水运企业的经营活动,着重做好行业管理,研究制定交通发展战略和规划;负责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制定市场准入标准,规范市场运作规则,对市场实施监督,发布各类交通信息等。交通主管部门转变行业管理方式和方法,扶持中介机构,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