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十五”能源发展规划

  (三)“十五”时期我省能源工业发展环境分析
  1、“十五”期间,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钢材、建材、化工等高耗能产品,受生产成本较高和进口关税下降的影响,必将面临强烈冲击,将直接导致对传统能源,特别是煤炭需求量减少。同时,为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国家进一步增加原油进口,并进口LNG(液化天然气),使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下降,对我省能源工业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以江浙沪为代表的华东地区是我省能源,尤其是煤炭输出的主要地区,但2003年后,西气东输工程全面贯通,三峡电站第一台机组投产,并开始向华东地区供电;2005年,送往华东各省的天然气将达到120亿立方米,电力166亿千瓦时,折合标煤2400万吨;同时,宁西铁路西安至合肥段将于2003年通车,潢川至合肥段运力将达到1300万吨,陕西神榆、河南平顶山等煤田东进通道将更加顺畅。因此,“十五”期间乃至以后,我省能源工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3、“十五”期间,我省GDP年均增长速度、人均收入和城市化进程仍然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对能源总体需求会稳定上升,但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能源需求弹性系数将进一步降低,对能源需求增长的压力会相对减少。
  4、当前,能源供应暂时出现的供大于求,将成为我省研究解决如何在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调整能源工业整体布局,加快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能源效率,以有效地保护资源,实现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这也对我省在“十五”期间,如何充分发挥低硫、低磷的煤炭资源优势和接近华东负荷中心的区位优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十五”期间,我省能源工业必须抓住供应压力相对缓和的历史机遇,不失时机地从重视总量扩充转向结构调整,努力提高能源工业技术和管理水平,逐步向国际国内先进行列靠拢;同时,鉴于能源建设周期较长的特点,以及国家能源开发重点西移步伐放缓的政策调整,要注意保持必要的接续能力,防止出现能源生产大起大落,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长期需要;充分利用国家大力支持中西部煤层气开发、煤炭深加工等方面建设的有利政策,巩固和提升我省作为华东地区能源基地的地位。
  二、“十五”能源工业发展战略和目标
  (一)“十五”能源消费预测
  根据我省“十五”期间各产业的发展速度,充分考虑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带来的节能提效成果,全省“十五”末能源需求预测是:第一产业万元GDP能耗0.4582吨标煤,第二产业万元GDP能耗2.7654吨标煤,第三产业万元GDP能耗0.4067吨标煤,居民年人均生活能源消费将达到0.08吨标煤(1990年不变价)。按照《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5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4600亿元(2000年价)。其中,第一产业890.6亿元、第二产业1995.60亿元、第三产业1686.74亿元。全省总人口将控制在6600万以内。据此推算,2005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5828.60万吨标准煤,“十五”期间年平均增长3—4%。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