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十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

  3、实现途径。鼓励支持江汽集团重组整合省内轻型载货车资源。先期促进飞彩集团与芜湖一汽扬子公司的贸易合作,充分发挥芜湖一汽扬子公司现有3万辆底盘的生产能力,进一步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轻型载货车品种;适时推进芜湖一汽扬子公司等企业逐步实现与江汽集团的重组。
  重型载货车由江汽集团和安凯集团等企业,利用存量基础开发生产,并积极探索通过与国外汽车公司合资合作等形式,新建四大工艺,尽快推出适合国情的新型重型载货车及专用底盘。
  (四)专用、改装车
  1、市场预测。2000年全国专用车需求量15万辆,2005年需求量将达40万辆,“十五”期间,专用汽车将加速发展。发展重点为,适用高级公路运输的重型牵引半挂列车,特别是专用半挂列车;城市专用车,主要有城市环卫类、市政作业类、施工工程类、城市服务类和机场专用车等;油田专用车,高等级公路维护管理用车。皮卡等改装车凭借低成本等区域市场竞争优势,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2、产能及市场占有率。“十五”末,全省改装车综合生产能力达12万辆,其中专用改装车2万辆(星马、扬天各5000辆),其他改装车8万辆(扬子皮卡3万辆、芜湖华阳3万辆)。
  3、实现途径。通过改组、改造,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研发能力,激活经营机制,重点支持星马专汽、扬天专汽等企业的项目建设,并积极推进与省内骨干整车企业的合作,共同发展。
  (五)重点零部件
  在当前世界汽车生产体系中,零部件配套已进入全球化采购、模块化供货阶段。我国加入WTO后,从提高水平、降低成本出发,整车企业也将实行全球化采购。国外零部件规模及水平都优于我国,将给我国零部件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但是,国际零部件制造商所采取的本土化战略,为我国零部件的发展也带来一定机遇。
  “十五”期间,立足现有的重点企业,通过增强研发能力,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完善市场营销体系,推行QS9000和VDA体系认证,促进企业向系统开发、模块化供货发展,同时鼓励二、三层次零部件向“专、精、特、新”发展,逐步融入全球化采购体系。依托整车企业加大对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等关键总成的投入。积极推进合肥、芜湖等市建设汽车零部件园区。
  “十五”期间,力争达到100亿元的产出规模。
  五、“十五”时期,安徽汽车工业发展政策措施
  (一)全面扩大对外合作
  在合作对象方面,重点选择在未来全球竞争中有较强实力的国际性大公司。近期拟重点推进韩国现代汽车公司与我省汽车工业的全面合作,同时,积极寻求、加深与德国奔驰集团等国外公司合资合作,为最终与国际性大公司形成战略联盟奠定基础。同时,巩固与上汽、一汽和昌河等国内大企业合作成果,并进一步向社会资本开放,促进我省汽车工业融入全球汽车制造体系。
  (二)大力推进战略性重组
  立足于优化资本结构和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等原则,大力推进我省汽车工业的战略性重组。在市场环境下,重组活动的实施主体是企业,政府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在重组过程中,要重视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本市场,搞好资本运作,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作用。“十五”期末,基本组建形成我省商用车、轿车两大集团,并由其整合省内汽车工业,为最终形成一个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安徽汽车工业集团创造条件。
  (三)集中力量培育骨干企业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