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改装、专用车。以行业排头兵为目标,扶优扶强,重点支持马鞍山星马专汽、滁州扬天专汽、扬子汽车、芜湖华阳等企业的发展,并择机推进与省内骨干整车企业的联合重组。
4、零部件。依托骨干整车企业,重点发展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等关键总成,支持黄山金马、蚌埠滤清器、安庆ATG、芜湖仪表、宁国中鼎等优势企业加快发展,尽快适应全球采购、模块化供货的形势和要求。
(二)发展目标
“十五”末,全省汽车行业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20亿元,实现利税50亿元。
“十五”末,全省形成整车生产能力56万辆,其中经济型轿车30万辆,客车及底盘8.5万辆,其中大中型客车1.5万辆、轻型客车3万辆(商品底盘2万辆)、小型乘用车4万辆,轻型载货车6.5万辆,重型载货车1万辆,微型车10万辆。
“十五”末,芜湖奇瑞公司(经济型轿车)和江汽集团(商用车)两大企业产出规模占全省比重要达60%以上,主要专用改装车和关键零部件企业要达到或保持在国内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初步形成分工合理且专业化配套的汽车生产体系。
四、“十五”时期安徽汽车工业具体发展设想
(一)轿车
1、市场预测。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民生活日渐富裕的发展趋势,必将不断扩大轿车的购买群体,轿车将成为汽车需求增长的主力。轿车进入家庭不太可能出现爆炸性需求,而将是渐进的。中高级轿车将保持较稳定的需求,但市场占有率将有一定的下降;普通级轿车,尤其是经济型轿车将成为市场主导产品,品种将趋向多样化、个性化,市场占有率将逐年提高。具体需求预测见表2。发展重点为售价8万元左右的经济型轿车、绿色环保型出租用轿车。
轿车需求及各档次结构预测
表2 单位:%
┌───┬─────┬───────────────────────────┐
│ 年度 │ 总需求量 │ 排量(L) │
│ │ (万 辆)├───┬────┬───────┬──────┬───┤
│ │ │<1.0│1—1.3 │>1.3—1.6 │>1.6—2.0│>2.0│
├───┼─────┼───┼────┼───────┼──────┼───┤
│2005年│ 110—120 │ 20 │ 8 │ 27 │ 36 │ 9 │
└───┴─────┴───┴────┴───────┴──────┴───┘
2000年国内轿车市场需求为63万辆,预测到2005年,我国轿车的需求量110—120万辆,“十五”期间年平均增幅20%。目前我国轿车的生产能力已超过120万辆,且新的能力仍在不断增加,市场的争夺战将异常激烈。
芜湖奇瑞轿车主要竞争对手是捷达、富康、赛欧、夏利、悦达、吉利、优尼柯等。现有的奇瑞轿车的外型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标准,性能价格比优越。与相近排量、配置的捷达、富康相比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与同一价格层次夏利相比具有明显的产品技术优势;与悦达、吉利等6字头准轿车相比,市场准入度优于准轿车。
2、产能与市场占有率。“十五”末形成年产经济型轿车30万辆的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为争达到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