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除提高产品质量外,企业纷纷推出销售与服务新举措,促进了销售、维修、零部件供应、服务及信息反馈等营销网络体系的不断完善。
(3)大企业与国际产业资本加速全面合作,竞争力将大幅提高
据了解,一汽集团在与大众集团扩大合作的同时,将与戴一克集团开展商用车方面的合作。二汽集团拟在抓好神龙富康、东风日产柴合资合作项目基础上,加快与雷诺一日产、福特和富士重工在商用车、经济型轿车和客车方面的合作。上汽集团将继续以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为重点,增加轿车品种、产能,并借助国外公司,加速与跃进集团、柳州五菱的整合,拓展商用车产品。
(4)跨国汽车公司纷纷进入,抢占国内市场
目前,跨国汽车公司纷纷采取多种方式,陆续进入我国,一般采取以下战略:出口战略,各大公司均在我国建立了销售网络,为过剩的生产能力寻找获利市场;适度技术转让战略,将我国汽车产品纳入其产品系列,并获得技术转让及零部件出口收益;本土化战略,在我国合资建厂,直接进入我国市场。目前,跨国公司主要采用本土化和出口的组合战略,不同的公司各有侧重,现已初步完成了战略布点。
(5)加入WTO挑战与机遇并存,影响深远
“入世”以后,我国对汽车工业保护政策——高关税、配额许可证和国产化政策、汽车服务贸易市场不准入等,将逐步降低、取消、放开,致使高级轿车、高性能重型载货车、关键零部件将受国外产品冲击和外商强大完善的服务贸易的压力。但是,“入世”将有利于改善我国汽车的市场环境,扩大与国际汽车业交流合作,进而提高开发及营销能力,筹措发展资金,降低零部件的全球采购成本,扩大出口等。
(6)国家改善宏观管理,促进产业升级
国家高度重视汽车工业的发展,今后将继续采取自主发展与对外开放并重战略,整顿市场秩序,推进税费改革,鼓励私人消费,建立汽车产品型式认证制度,支持大集团发展,推进企业提高研发能力等。
综上所述,未来5—10年,世界汽车将向更高层次发展,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战略重组、产业转移势在必然。我国汽车工业将在市场、政府、国内企业、跨国公司等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在竞争、合作中融入全球汽车工业,实现快速发展。我省汽车工业拥有一定的特色、优势,除中型载货车外,国内市场大多数车型尚未形成明显的垄断格局,我省汽车工业有较好发展机遇。
三、“十五”时期安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
(一)发展战略
找准发展空间,发挥自身优势,立足产业重组,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投资力度,优化产品结构,培育研发实力,建立健全营销服务体系。力争“十五”期末,初步建成以经济型轿车、商用车为主体,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安徽汽车工业。
1、轿车。以芜湖奇瑞公司为主体,大力开拓市场,提高综合产能,加快与国外汽车公司合资合作步伐,扩展产品系列,实现规模生产,“十五”末产销量进入全国前列,成为我国经济型轿车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
2、商用车。以江汽集团为主体,逐步实现与安凯集团、芜湖一汽扬子等企业的联合、重组,以客车及底盘、轻型载货车为主导产品,提高并拓展与韩国现代、德国赛特拉等国外汽车公司合作的层次和深度,努力培育自主的研发能力,“十五”末,大中轻型客车产销量居全国前3位,轻型载货车保持全国前5位。同时,培育发展重型载货车,支持合昌公司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保持微型车居全国前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