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十五”水利发展规划

  3、淮河干流河道整治。淮河干流河道全长431公里,建国以来,按照“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淮河干流实施了一系列堤防退建和河道拓宽工程,并加强了沿淮行蓄洪区的安全建设,但目前的防洪标准仍偏低,干流洪水难以通畅排泄,行蓄洪区进洪机遇频繁,洪灾损失大。为了使淮北大堤和重要城市围堤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必须进行淮河干流河道整治工程,包括蓄洪堤加高加固、行洪堤退建、河道疏浚、行蓄洪区整治等。计划“十五”期间基本完成。
  4、淮河主要支流治理。
  颖河治理。颖河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支流,全长619公里,安徽境内207公里。由于其上游山丘区洪水未得到有效控制,现有堤防标准低,河道弯曲,河岸崩塌严重,目前防洪标准尚未达到20年一遇。根据淮河流域防洪总体规划,颖河治理主要工程措施包括干流堤防退建、加固、生产圩处理、建筑物改扩建等。计划“十五”期间,基本完成沿颖城镇重要堤防加固工程,使其防洪能力基本达到20年一遇。
  泉河治理。泉河是颖河的支流,干流全长106公里,其中安徽境内92公里。泉河流域虽进行过局部低标准治理,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如防洪除涝标准低,灾害频繁,边界水事纠纷时有发生。根据规划要求,“十五”期间主要安排泉河治理工程,包括部分重点河段的河道疏通、堤防加固,两岸防洪涵闸及有关建筑物的改扩建,使泉河干流除涝标准达到3年一遇,防洪标准达20年一遇。
  涡河治理。涡河河道全长380公里,安徽境内225公里。由于涡河河床淤积严重,防洪除涝能力降低,沿涡堤防缺口多,支流沟口缺少防洪涵闸,部分节制闸泄洪能力偏小,部分河岸崩塌严重。根据《涡河近期治理工程规划》,涡河治理的标准为除涝5年一遇,防洪20年一遇。计划“十五”期间,基本完成沿涡重要城镇堤防加固工程,使其防洪能力基本达到20年一遇。
  奎濉河治理。奎濉河流域一直未进行过系统治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河道防洪除涝能力低,干流及其大多数支流河道排涝标准不足3年一遇,防洪标准约10年一遇。“十五”期间,主要通过对干支流河道疏通,重建和新建沟口涵闸、排涝站、堤防加高加固等措施,使其除涝标准达到3年一遇,防洪标准基本达到20年一遇。
  (三)沿江排涝泵站建设
  沿江圩区由于地势低洼,受江、河洪水顶托,内水自排机会较少,现有排涝站装机不足,已建泵站年久失修,存在许多病站险站,排涝标准偏低,大部分圩口仅为3—5年一遇左右。通过新建扩建沿江圩区重点圩口排涝泵站,完善沟渠配套工程,将万亩以上的重点圩口的排涝标准从3—5年一遇提高到7—10年一遇,其中10万亩以上圩区排涝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十五”期间,除继续完成“九五”期间第一批26个泵站的建设任务外,根据效益优先、以改扩建为主的原则,选择一批泵站安排建设。
  (四)重要城市防洪
  目前我省被列入国家重点城市防洪的有合肥、安庆、芜湖、淮南、蚌埠五个城市,被列入国家重要城市防洪的有马鞍山、铜陵、黄山和阜阳市。“十五”期间,全面完成5个重点城市的防洪建设任务,结合大房郢水库建设使合肥市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结合长江干堤建设使安庆、芜湖市达到防御1954年型洪水;结合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和淮北大堤加固及淮河干流整治,使蚌埠、淮南市城市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阜阳市目前防洪标准不足20年一遇,“十五”期间,结合颖河治理工程,使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20—50年一遇。马鞍山、铜陵市结合南岸江堤建设,使其防洪标准达到防御1954年型洪水。黄山市“十五”期间,通过城区河道整治、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近期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