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

  三、“十五”期间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主要任务、重点发展领域和重点工程
  (一)主要任务
  1、提升传输网络基础设施水平。第一,建成与国内先进水平同步的公用网。完善2.5G/655M光纤传输网,省际及省内中心城市间基础传输主干网的传输速率提高到320G以上,县城和中心镇间的传输网达到10G和2.5G。到“十五”末,本地电话网扩容400万门,移动电话网扩容400万门。积极发展微波与卫星通信。建设IP over ATM、SDH、DWDM等IP宽带多媒体网络,初步形成融合多种业务及现有网络的IP核心网络。加快宽带接入网建设,在城市逐步实现光纤到路边、到大楼、到小区、到家庭,在农村逐步实现光纤到行政村、自然村。加快建设数字移动通信网,适时引入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业务从以话音为主,扩展到语音、图像、数据及各种多媒体业务。到“十五”末,初步建成与国内先进水平同步、覆盖全省的公用信息传输网络。第二,提高广播电视网络水平。将现有的300M至550M的有线电视城域网改造为750M和1000M的双向HCF网,全面实现县以上城市HCF网改造,尽快完成县乡光纤联网改造工程,并联通三分之一以上的行政村。加快广播影视系统的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建立集约式的运营管理体制。加快广播影视信息源建设和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及传输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提高广播电视卫星节目质量,提高广播电视人口有效覆盖率。积极做好广播电视系统由模拟向数字过渡的方案,到“十五”末,建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的广播电视业务网络。第三,建成应用水平领先的专用网。建成覆盖全省、宽带传输的金融、税务、公安、保险、海关、外贸、计划、财政、统计、物价、医疗、教育、科研、社会保障等各业务应用系统。到“十五”末,我省主要行业日常业务基本实现信息传输和交换的网络化。
  2、扶持软件与系统集成业,力争电子化自产品制造业有突破性进展。抓住世界电子信息产品升级转移机遇,瞄准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的发展目标,精心策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重点突破,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做大做强,力争“十五”期间软件销售收入实现翻二番目标,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年均增长25%以上(具体见《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一是加速合肥软件园建设。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好合肥软件园,使其上水平、上规模,成为我省软件与系统集成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的窗口和基地。到“十五”末,初步形成以合肥地区为中心的软件产业群,成为国内知名软件园。二是积极发展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业。发挥38所、214所、合工大芯片设计优势,组建芯片设计企业,在部分领域形成国内领先或有一定影响的芯片设计能力。三是创建软件和企业品牌。到2005年,力争在语言合成、电子商务应用、办公自动化、工业设计、信息库开发应用、系统组合应用等软件开发上形成知名品牌。在系统集成方面,“十五”末省内企业要占领省内市场的50%以上份额。鼓励以省内软件公司为核心,组建有一定规模和企业形象的软件集团,使软件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用信息技术实现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一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农业。重点是加快农网入乡工程建设进度,建设省防汛抗旱信息化指挥系统,推广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信息系统。二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主要是推广4C+E,改进传统工业的工艺流程、工艺装备、生产条件及提升产品核心技术,提高企业生产和服务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逐步实现企业信息化。三是推进电子商务。在金融、保险、商业、交通运输、邮政、旅游等领域逐步实现服务电子化。建立现代物流配送系统。加快建设和完善安徽电子商务基础条件,研究地方电子商务政策框架,推进我省认证中心建设,基本建成企业和消费者个体信用数据库。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