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

  3、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特别是软件业取得较快发展。2000年,我省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产值85亿元,“九五”期间年平均增长29%。电视机产量达到150万台。铜陵电子基础材料基地已正式挂牌,同时正在建设磁性材料和光纤产业基地。合肥软件国1999年初开始建设,2000年9月11日被科技部正式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现入园企业85家,2000年软件国技工贸总收入达4.5亿元。
  目前我省信息化发展水平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信息化基础较为薄弱。我省电话普及率、人均电信业务消费均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信息产业规模小,整机类电子产品达到经济规模的较少;软件企业小而散,缺乏知名品牌,总体上不具备优势。二是体制仍不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统一规划不够,低水平重复建设时有发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程度较低;投融资渠道不畅,筹资难度较大。三是对企业信息化认识不足,信息技术的推广受到制约。四是信息产业发展面临市场和人才的双重压力。市场被省外和外商大企业所控制;人才外流严重。
  (二)“十五”期间我省信息化面临的形势
  目前,以数字化、网络化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扩散,带动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大调整。发达国家的产业重心已明显转移到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首要选择。这种形势对加快我省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第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信息和信息产业技术将成为国际竞争的支撑手段之一,企业只有加快信息化,才能增强竞争力。这是我省信息化发展的动力所在。第二,随着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外技术、资金等资源的可利用机会将大大增加,有利于我省更多的利用国外的信息技术和国际资本来发展信息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这是我省信息化发展的机遇所在。第三,“十五”时期,我省经济将进入以技术进步为依托、以结构调整为中心的发展阶段,生产经营领域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将产生巨大信息技术市场;随着数字化产品成为家庭消费的热点和电信资费逐步降低,信息类消费市场也将进一步活跃。这是我省信息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所在。第四,推进信息化将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这是我省信息化发展的保障。同时,省委、省政府对信息化发展十分重视,加强了对信息化工作领导。我省有一批知名高等学府和国家级研究所,合肥、芜湖和蚌埠等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信息产业发展的人才和产业基础,为“十五”时期我省信息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必须看到,信息技术是迄今为止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的技术,信息经济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不同,它不受地域限制,也不受产业结构梯度转移的制约,因此,只要抓住机遇,应对得当,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可能的。我省应抓住“十五”时期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积极进取,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二、“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十五”期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应用促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集中有限力量,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建设适度领先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实施扶持政策,加速发展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以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为重点,通过示范工程,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为实现我省“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十五”期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总体目标是: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初步建立与信息化发展相适应的体制和环境,推进信息化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全省的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初步形成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使软件产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成为我省新兴支柱产业;重点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处于中部地区先进水平。具体目标是: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