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规划

  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在资金投向、推介上市、工商管理、土地征用、产品购销等方面对龙头企业实行政策倾斜。鼓励龙头企业自办科研或出资参与科研开发项目。着力培育基础较好的加工型龙头企业。积极5旧城市工商企业介入农业开发,利用其资金、技术优势,从事农副产品加工。通过兼并、收购、租赁、重组、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实行强强联合、强弱联合,组建省级龙头企业集团。积极培植龙头企业带动型、服务组织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和科技带动型等多种产业化运行模式,在各类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农民用土地、产品、资金、技术等要素入股,采取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与龙头企业形成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
  (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实现转化增值,对于扩大农产品市场需求,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我省农副产品资源和劳动力优势,以培育骨干企业和重点产品为突破口,走初级加工区域化、精深加工集约化、工农联合一体化的道路。加大技术攻关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加快专用原料品种的开发,引导原料生产逐步向专业化、基地化方向发展。要加强政府对农副产品加工的宏观协调指导,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对行业发展进行导向,在政策和资金上对农副产品加工的技术创新、改造和龙头企业发展加以扶持,积极扩大投融资渠道,建立产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
  (五)做好劳务输出工作,促进农民增收
  大力发展劳务输出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要加强对外出劳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尽快建立和完善劳务开发的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和技术含量。积极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广、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在外出劳务人员的定级、评职等方面提供便利,简化手续。通过培训、考核,颁发全国统一的技术等级证书、上岗证,增强外出劳务人员的就业竞争力。进一步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巩固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中部大中城市市场份额,加强与西部省区的劳务合作。通过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劳务承包以及境外办企业等方式,扩大境外劳务输出规模。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务中介组织,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包括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稳定的劳务输出网络。鼓励和扶持外出劳务人员回乡创业,对带回资金、技术、项目返乡创业做出成绩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科技含量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