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任务的顺利完成,是全省上下共同奋斗的结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影响和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还适应不了国内外市场变化的需要,产品竞争能力不强;体制性障碍对投资软环境的影响在有些地方还比较突出,社会投资意愿较弱;农民收入增长较慢,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农业基础设施还不稳固;个别地方市场经济秩序群众还不满意;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某些领域还比较薄弱等等。对上述问题,在安排2002年计划时将予以高度重视,着力加以改善和解决。
  二、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2002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二个年头。做好今年的计划工作,对于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继续推进“十五”计划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纵观国内外经济环境,我们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思路统一了全省人民的思想,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扎扎实实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加入世贸组织和国际资本技术流动及产业转移,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国民经济的竞争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和把调整结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有利于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也看到,世界经济增长存在不确定因素,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政府现行管理体制尚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沿海先进省份经济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都对我省经济发展带来压力和困难。为此,要充分认清有利条件和面临的困难,坚定信心,奋发进取,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争取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更快更好些。
  根据省委提出的全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02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5%,力争更快更好些,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5%、10%和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外贸出口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8亿美元;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基本持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4—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以上目标,既立足于当前,又着眼于长远;既考虑到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也考虑到如何为经济结构调整腾出更大的空间和宽松的环境,以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为“十五”计划后三年的更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2002年我省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要紧紧围绕“十五”计划制定的目标和任务,贯彻落实省委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构建三个通道、按三个层面同时推进九个设区市发展、增强四个后劲、实现五个带动的战略思想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工作任务,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农业结构调整要努力实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业结构调整要围绕提升工业综合竞争力,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和产品开发,构筑一批能带动产业升级的产业链;第三产业发展要朝着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优化结构,拓宽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