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规中“第19条第1款有关‘图书馆业务人员考核上岗’的规定”已被《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停止执行北京市地方性法规中若干行政许可事项有关规定的决定》(发布日期:2004年5月27日 实施日期:2004年5月27日)停止执行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60号)
《北京市图书馆条例》已由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于2002年7月1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2年7月18日
北京市图书馆条例
(2002年7月18日北京市第十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发展与保障
第三章 图书馆设置
第四章 图书馆服务和读者权益保障
第五章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的公共图书馆及其他各类图书馆。
本条例所称图书馆,是指收集、整理、保存、开发、利用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微缩胶片、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等文献信息资源为读者服务的公益性机构。
本条例所称公共图书馆,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兴办、面向社会开放的图书馆。
第三条 举办图书馆应当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积累和传播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第四条 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市图书馆工作,负责全市公共图书馆的统一管理,指导、协调其他各类图书馆工作。
区、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本辖区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指导、协调本区、县其他各类图书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