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产业,主要包括出版发行、报刊杂志和印刷等行业。贯彻“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总体方针,继续实施精品战略。一是在出版、印刷、发行等环节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传统新闻出版事业向现代化产业的转变。二是积极调整出版产品结构,巩固中小学教育、教辅和科普、少儿、古籍等领域的品牌优势,大力拓展素质教育、继续教育、经济财金、IT技术、旅游休闲等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积极发展图书版权交易。三是强化市场定位,突出特色经营,加快壮大报刊业。通过资本运营、品牌经营,培育1-2家进入全国十强、5-6家进入全国百强的报纸、刊物,明显提高报刊业收入在新闻出版业中比重。四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逐步实现编辑制作流程数字化、印制自动化和管理网络化。加快发展电子出版物和网络新闻、网络出版服务,积极开发新型出版媒体。五是提高图书、音像制品发行现代化、网络化水平,着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网上书店,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农村、小城镇市场。到2005年,全省新闻出版业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总收入、总资产过百亿。到2010年,全行业增加值比2005年再翻一番。
--文娱演艺产业,主要包括演出、娱乐、展览、艺术培训、艺术中介、文物和艺术品经营等领域。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增强产业意识和市场意识,加快理顺体制、机制,全面繁荣文娱演艺市场。一是积极运用股份制改造和承包、转让等多种形式,推进有条件的国有文艺院团市场化运作;鼓励采用剧目合作、工作室、制作体等方法,提高文艺创作、演出的经济效益。二是大力发展文化经纪、会展策划、咨询评估等文化中介组织,推行艺术经纪人制,推动文化艺术产品的策划、生产、展演和后续开发的一条龙运作、网络化经营。三是积极引进国内外有特色的健康文娱项目,加大湖南传统文艺娱乐形式的创新力度,规范发展电子。网络娱乐,提高文化娱乐业的品位、档次和科技含量,不断营造新的消费热点。培育壮大一批品牌化、连锁化的文化娱乐经营企业,努力向省外市场和农村市场延伸,加快娱乐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步伐。四是继续活跃艺术培训市场,扶持一批规模化、专业化、企业化、社会化的艺术教育培训机构,包装培育一批演艺、模特明星。五是规范拓展文物、艺术品的复制、拍卖市场,发展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到2010年,使湖南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演出、娱乐、培训中心。全省文娱演艺经营收入10年年均增长20%,2005年达到90亿元,2010年达到300亿元。
--体育服务产业,主要包括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培训、用品经营、体育彩票等领域。以五城会和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发挥“奥运湘军”人才优势和品牌形象,广泛运用市场运作方式,动员各方投资,加快发展壮大体育服务产业。一是不断引进、创新健身娱乐、体育表演的形式和内容,积极发展体操、跳水、射击、水球、羽毛球等湖南优势项目职业俱乐部,努力建设足球、篮球等热点项目职业俱乐部,大力发展各种大众化体育俱乐部。二是充分运用品牌效应,面向国内外市场,做大特色项目体育培训产业,发展湖湘品牌的体育用品生产、经营,逐步形成1-2个具有全国影响的体育用品交易市场。三是积极创新体育彩票的运作模式,加强网点建设和宣传促销,使湖南体育彩票的融资规模进入全国前列。四是大力发展体育经纪人队伍,提高体育活动策划经营水平。五是加大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力度,通过冠名权、标记权、赞助权、转播权、广告权、供应权等多方式、多层次开发运作,建设和盘活体育设施,高效益办好五城会等大型体育会展。“十五”体育服务业年均增长20%,“十一五”年均增长35%,力争到2010年湖南体育产业发展规模进入全国十强。
(二)主要建设任务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