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组织建立健全内部治安保卫责任制,落实各项治安防范措施;
(四)协助公安、司法机关查处违法犯罪案件;
(五)办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其他事项。”
十六、第十三条修改为:“村(居)民委员会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主要责任是:
(一)宣传、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和本条例;
(二)协助公安机关开展治安联防、查处案件、管理暂住人 口;
(三)协助有关部门对依法剥夺政治权利、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进行管理和帮教;
(四)进行防火、防盗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群众自防、自治能力;
(五)调解民事纠纷;
(六)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社会治安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监督执行村(居)民会议制定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
(七)办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其他事项。”
十七、第十四条修改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村(居)民委员会、寺庙民主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规定职责,依法加强对宗教活动和宗教场所的管理,对宗教职业人员进行爱国守法教育,增强宗教职业人员的法制观念。
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利用宗教破坏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干预行政、司法、教育和经济建设。”
十八、第十五条修改为:“家庭应认真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配合学校和有关部门做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教育未成年人遵纪守法;未成年人有违法犯罪行为时,不得袒护、包庇,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十九、第十六条修改为:“公民应自觉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加强自身和家庭的安全防范,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十、第四章的章名修改为:“考核与奖惩”。
二十一、第十七条修改为:“县以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应当设立见义勇为奖励基金,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或有关机关给予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由县级以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推荐,报请有关机关批准,给予记功、奖励或授予荣誉称号:
(一)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成绩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