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域界线编码。县际间海域行政区域界线编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明确的“市、县行政名称代码”,由10位代码组成,前2位为江苏省代码,后8位分别为涉界县双方代码,代码数值小者在前。
(二)海域界线命名。海域界线的命名以涉界县简称加“线”字组成。全省各海域界线命名如下:新榆线(赣榆-新浦区)、连新线(新浦区-连云区)、连灌线(连云区-灌云)、响灌线(灌云-响水)、响滨线(响水-滨海)、滨射线(滨海-射阳)、射丰线(射阳-大丰)、台丰线(大丰-东台)、安台线(东台-海安)、安如线(海安-如东)、如通线(如东-通州)、通海线(通州-海门)、启海线(海门-启东)。
(三)界线的起点、拐点及终点编号。上述点的编号由界线编码加点的顺序号组成,界线编码在前,点的顺序号在后。点的顺序号沿界线由岸向海,采用阿拉伯数字从1至末端进行编排。
(四)海岸界桩。在海域行政区域起点处应埋设海岸界桩,若陆域行政区域界线以河流为界,海岸界桩则采用一桩两立的方式分别立于河口两侧。
(五)海域勘界成果。包括《海域勘界工作报告》、《海域行政区域界线图》、《海域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海域勘界资料汇编》、《海域勘界信息系统》和“海域勘界档案”。
十、海域勘界的档案管理
海域勘界档案工作由省海域勘界办公室统一领导,同时接受省档案局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对在海域勘界工作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必须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勘定省县两级海域行政区域界线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保存和使用,具体工作按照《海域勘界档案管理规定》有关要求进行。
十一、海域勘界的经费保障
根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勘定省县两级海域行政区域界线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省财政负责跨市的县际海域界线勘定经费。县际海域勘界经费由市县财政负担。海域勘界经费的开支范围主要是:
(一)勘界业务经费。主要用于海域界线走向的外业调查、勘察、测量、调绘,界桩的制作、测定、埋设,专用地图、海图以及有关地理信息资料的购置、制作、印刷,有关政策、法规和技术培训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