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五”十大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

  3.洪水预警体系。主要建设覆盖全省各市、县(区)和主要防洪地区以及易旱地区,实现防汛、气象、抗旱信息互联,能提供防灾、抗灾、救灾辅助决策和实施调度指挥的“福建防汛指挥系统”;继续进行闽江洪水预警报系统三期及全省防台风反馈预警系统、卫星通讯系统、72个县级城区洪水预警报系统工程建设;建设大中型水库。大型水闸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提高和优化防洪兴利调度水平。
  4.水利工程除险保安体系。有重点地对大中水库和水闸工程进行除险加固。“十五”期间,以福清东张水库、惠安惠女水库等56座大中型水库及九龙江北引、晋江金鸡等107座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为重点,全面完成已发现的457座三类水库、250座三类水闸除险加固任务。
  5.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体系。在一、二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三期工程建设重点是:
  ——完善优化中尺度天气综合监测网。重点建设厦门、长乐新一代天气雷达;更新或增建50个左右的自动气象站;建设福州等地四部L波段高空测风雷达;新建一套极轨气象卫星接收系统和多站式闪电定位仪系统。
  ——升级改进中尺度天气信息通信网络系统。组建雷达信息传输网和完善优化自动站实时资料传输网,同时升级完善省、市、县三级计算机网络系统。
  ——完善扩充中尺度天气信息加工处理和应用系统。包括完善扩充中尺度气象信息加工处理和显示系统;改进扩充灾害性天气短时、短期预警服务系统;建立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短期气候预测业务服务系统、农业气象综合业务服务系统、城市气象服务系统;完善扩充人工增雨作业指挥系统等。
  ——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综合气象服务系统。在一、二期工程建立的气象警报自动广播、气象信息自动答询、电视声像等不同方式的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基础上,重点建立基于INTERNET网页浏览方式的省、市、县三级不同规模配套的综合气象服务系统。
  ——气象技术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二级管理、三级维修”体系;健全充实省级和9个地(市)级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维修管理中心,同时加强装备保障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的素质。
  6.渔港(避风港)防灾减灾体系。按照“民办公助”的原则,继续加大渔港的建设力度。
  ——一级渔港:新建福鼎沙埕、霞浦三沙、惠安崇武、诏安赤石湾4个一级渔港一期工程,建设内容为防波堤950米、码头11个泊位(长369米)、护岸877米,陆域形成5.28万平方米等;续建晋江深沪。石狮祥芝、连江黄歧、东山大澳、平潭东沃、厦门高崎等6个一级渔港二期工程,并着重提升一级渔港的配套功能,提高渔港的建设水平,把渔港建设与海洋捕捞产业化结合起来,逐步建立以福鼎沙埕等10个一级渔港为依托的,融捕捞生产、渔货集散、加工出口、对台贸易、滨海旅游和休闲渔业为一体的海洋捕捞产业化基地。
  ——二级渔港:新建晋江围头、莆田北埭等一批二级渔港一期工程,进一步完善全省渔港布局。同时续建东山宫前、云霄山前、石狮梅林、惠安浮山、北岸文甲、莆田石城、平潭官姜、连江晓澳、福鼎南镇等渔港二期工程,进一步提高二级渔港的避风和靠泊能力,完善配套功能。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