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五”十大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

  七是农林水产防检疫网络不健全。目前我省农林水产疫病测报、防治、检疫手段较为薄弱,对危险性、突发性疫病的测报防治还不够准确、及时,应变、封锁和扑灭能力较低,严重制约农林水产业的健康发展。
  八是防震减灾体系较为薄弱。我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闽东南和闽西部分地区,分别地处长乐一诏安、政和一海丰和邵武一河源等3个断裂带,属于全国2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地震活动较为频繁。目前我省防震减灾布局不够完善,观测仪器设备陈旧,活断层探测、强震观测特别薄弱,信息网络和预报能力有待提高。
  九是地质灾害防治任务繁重。我省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由于山多地少,削坡建设遍布全省山区,大量的人工陡边坡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源地。特别是我省降雨量大,台风降雨多,容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山地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灾减灾问题的政策为指导,围绕全省跨世纪战略目标,坚持“统一规划、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在防灾减灾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我省十大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力争建立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高我省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努力促进我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建设原则。
  1.统一规划,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对主要江河流域的上中下游进行综合考虑,全面规划,保证重点,既要充分发挥堤防工程的防洪作用,又要发挥蓄水等工程的调洪、蓄洪、削峰能力;根据现实需要与资金投入的实际可能,分步实施,集中力量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工程项目。
  2.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在重视基础性工程措施的同时,强化监测、监控、预警等非工程性措施的应用与建设。
  3.山海共同发展,注重支持山区。在加强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同时,更注重江河流域山区的生态林保护工程建设;在江河堤防建设上既要考虑到江河下游福州、泉州等中心城市的防洪工程建设,又着重加强江河上中游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在注意解决沿海区域性缺水问题的同时,也更加重视江河中上游具有蓄水、调洪、发电、供水等综合功能的蓄水工程的规划建设。
  4.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开展堤防工程建设的同时,重视建设对促进我省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江河流域生态林保护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农林水产疫病防灾体系等。
  三、建设目标与建设重点
  (一)建设目标
  在“九五”五大防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十五”期间,通过建设十大防灾减灾体系,建立起相对完善、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口增长、生态环境基本适应的防灾减灾体系,为我省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和部分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