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电源建设计划
“十五”期间,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安排电力工业的重点建设项目,争取在“十五”后期,电力工业结构相对合理,满足社会发展对电力供应总量和质量的要求,争取开工大中型电力建设规模803万千瓦。
——优化火电结构,提高电力工业装备水平,开工建设后石电厂二期,建设4台60万千瓦等级的超临界脱硫燃煤机组;
——加大水电开发力度,增强电网水电调节性能,开工建设街面水电站30万千瓦,穆阳溪梯级水电站(二、三级)33万千瓦,及一批中型水电项目;
——优化电力一次能源结构,提高电力工业用能效率,开工建设清洁、高效燃气电厂180万千瓦;
——满足电网调峰需求,开工建设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
——为实现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降低整个电网的发电成本,平抑电价,利用国产化技术,争取开工建设核电站一期200万千瓦。
“十五”期间计划新增大型电力装机容量403万千瓦,其中;棉花滩水电站60万千瓦,穆阳溪梯级水电站33万千瓦,湄洲湾电厂70万千瓦,漳州后石电厂二期240万千瓦。此外,“十五”中小型电力装机投产58万千瓦(水、风和热电机组等),退役小型火电机组43.9万千瓦。到2005年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460万千瓦,水、火电装机比例调整为47:53,3O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火电装机的比例提高到81%。水电发电能力达239亿千瓦时/年,火电发电能力可达388亿千瓦时/年,水、火电发电量比例为38:62。
2005年水电按平水年,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按5000小时测算全省发电量为627亿千瓦时,比需电量600亿千瓦时多27亿千瓦时。电力平衡按照枯水年测算,供需基本平衡。
3.电网建设计划
“十五”期间继续加大电网建设力度。
——与大型电源项目配套建设送出工程。新建福州、漳州2座500千伏变电站,扩建厦门、泉州2座500千伏变电站,增加500千伏变电容量315万千伏安。建设500千伏线路472公里,其中水口至福州64公里,福州至莆田165公里,莆田至泉州第二回90公里,厦门至泉州第三回37公里,后石至厦门第三回114公里,后石至厦门第一回开断接入漳州2公里。新增220千伏变电容量561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087公里。
——为实现与全国大电网的连接,建设福建与华东500千伏联网工程,架设线路355公里;完成福建与华东500千伏联网第二回,线路总长360公里。
——到“十五”中期,基本完成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配电网建设基本达到国标要求;加强35-110千伏等级电网建设,进一步提高电网的可靠性。
(五)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十五”期间,除抓好后石电厂二期240万千瓦等项目建设外,必须加强我省后备重点电力项目前期工作力度,确保我省“十五”末与“十一五”初期电力供需平衡的衔接。“十五”期间,必须抓紧抓好的重点前期电力项目是:
1.LNG接收站(一期250万吨/年)和燃气电厂(一期 360万千瓦,其中“十五”开工180万千瓦),争取“十五”中后期开工建设;
2.街面水电站30万千瓦以及若干中型水电站项目,争取“十五”开工建设;
3.加快福建核电站一期200万千瓦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
4.加快福建省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前期工作,争取“十五”开工建设;
5.抓紧研究燃用本省煤炭、采用洁净燃烧技术的应急预备电源项目的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
6.从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和电力结构调整考虑,抓紧研究风力、潮汐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
五、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