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五”产业优化升级专项规划的通知

  ——加快发展机械装备工业。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改造、整合传统机械工业,培育壮大以交通运输设备、工程机械、电气机械制造为重点的机械装备工业,着力巩固发展汽车、工程机械、电工电器。船舶修造和航空修理等五大类主导产品,形成一批骨干企业集团和名牌系列产品。同时大力发展光机电一体化、环保设备等高技术产品。重点发展汽车以及零部件系列产品,具有竞争优势的船舶修造,载装机、叉车、筑路机械和港口机械为主的工程机械系列产品,输变电配电设备及线缆产品系列等4个主要产业链,带动电机、柴油发电机组、农机、塑胶加工机械、轴承和机床等一批特色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建成结构合理、集约经营、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能基本满足产业技术装备需要的机械工业。力争全省机械装备工业(界定6个工业行业)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14.5%提高到15%以上,其中五大类主导产品产值占机械工业产值的比重达80%左右;主要机械产品有50%以上达到20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重点企业普遍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普遍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
  ——努力发展石化工业。以福炼公司为基础,以扩建炼油、新建乙烯为龙头,促进“炼化一体化”工程建设,以此推动石化中下游深加工系列开发。采取以上游带动下游、以下游促进上游的双向推进战略,不断延伸石化产业链。改造提高无机化工,实施以优势企业为载体的集团化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石油化工、三大合成材料及其深加工、精细化工三大类产品。加快发展石油化工系列产品、精细化工系列产品等2个主要产业链,带动三大合成材料及其橡胶深加工、塑料加工、化纤、氯碱等开发和生产,使我省石化工业成为规模效益型、综合利用型。出口创汇型的主导产业。力争全省石化工业(界定5个工业行业)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14.7%提高到16%以上,其中三大类产品占石化工业产值的比重达80%以上;炼化一体化项目以及石化后加工系列项目部分开工建设或投产,初步形成湄洲湾石化基地和海沧石化后加工基地。
  (三)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以市场为导向,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尤其是运用微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及工艺的变革;通过促进信息产品与传统产品的融合,以及信息技术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广泛应用,增加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推进产品升级换代,扩大国内外市场占有份额。重点改造提升森工造纸、食品饮料、纺织面料及服装鞋业、建筑材料等传统产业,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链群。
  ——森工造纸。利用我省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以提高森林综合利用水平和产品附加值为目标,通过林纸、林板结合,加快原料林基地建设,壮大优势企业规模,提高产品档次,继续保持我省森工造纸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以青纸、南纸、龙岩造纸等企业为主,进一步配套改造,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并积极促进联合,争取组建大型制浆造纸集团;以木为主,多种非木纤维并用,增加废纸利用,重点发展新闻纸、文化用纸、牛皮箱板纸和瓦楞纸及白纸板、生活用纸等系列产品;以福州人造板厂、永林集团为主,重点发展中密度纤维板和新型刨花板,加大以小径材、竹材为原料生产人造板的发展力度,提升木材深加工水平。
  ——食品饮料。立足资源优势,建立原料基地,调整产品结构,巩固罐头、啤酒饮料、茶叶等传统产品,大力研究开发生物产品和保健产品。以农副产品为依托,采用高新技术,实现饮料食品保鲜、深加工,为不同层次居民生活供应安全、营养、便捷的绿色食品、功能食品、啤酒饮料等。
  ——纺织面料及服装鞋业。以石化下游化纤原料及涤纶、睛纶、丙纶、氨纶等化纤产品为主,开发高仿真织造等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提升高档织物面料质量和染整水平,重点抓好时装、衬衣、牛仔服、针织服装和制鞋五大系列产品开发和生产,形成以泉州为中心的服装产业群和晋江、莆田的鞋业产业群。大力发展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